可以肯定地说,秸秆焚烧者,绝不是这些被处罚的领导。但是,焚烧现象肯定出在这些领导管辖、管理的区域。环境治理是人人有份的事,缺了哪一个环节的努力,都可能换来“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因此,“导”自然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的“导”既说明了领导贯彻环境治理的责任,同时也要求相关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起来,主动引导群众和辖区内,避免出现秸秆焚烧的现象。这是“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笔者认为,仅有“导”还远远不够,更要在“疏”的环节上做足、做好文章。
据媒体报道,从今年9月20日到11月20日,河南全省的秸秆焚烧火点数为零。偌大的河南省居然从曾经的秸秆焚烧“大户”到全省火点的“清零”,这确实是环境治理方面一个了不起的成绩。究其原因,除了当地党政部门重视、干部勇于担当这个关键外,群众参与、科学管控、综合利用成了杜绝秸秆焚烧的“功臣”。不仅如此,全省还安全了19262个“蓝天卫士”摄像头,建立了相应的监控平台助推监控,确保出现火情后的信息传递和有效处置。更为有效的是,河南省还突出抓好秸秆机械还田和饲料化利用方式。今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玉米秸秆还田率达到85%,预计全年秸秆综合利用率将达到87%以上。至此,河南省秸秆焚烧零火点的“秘密”已昭然若揭。“疏”功不可没!
秸秆焚烧,确实是一个污染空气的一个渠道。但是,仅仅依靠动辄就曝光、处罚而不是从根本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除了问责相关涉事地区的官员外,督促、督导部门是不是也需要从根本上帮助探寻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河南省,就已经做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