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盲人何幼定大家并不陌生,近年来,他不仅在种植蘑菇上找到了窍门,而且还承包了周边近70亩的土地用来种植桃形李、日本甜柿、水蜜桃、猕猴桃等水果,在拥有桃花源蘑菇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了长塘镇农作物秸秆收储网点。“今年大概测算了一下,如果天公作美,我们收储点将会收购近600吨稻草,现在有了政府对秸秆综合利用上的补贴政策,我种植蘑菇的成本大大下降。”何幼定开心地说,他每年都会收集周边农户的稻草贮存在收储网点中,通过发酵后作为种植蘑菇的原材料,并把种剩下的稻草当作果树基地上的肥料,这样的农业循环模式让他尝到了秸秆综合利用带来的甜头。
尝到秸秆综合作用甜头的当然远不止何幼定一个。在章镇镇灵新农作物秸秆收储网点,镇南村的猕猴桃种植户屠传兴正开着三轮拖拉机,载着满满一车的秸秆开进收储点。“现在章镇的猕猴桃都到了修剪枝条的时候,一些小农户们剪下的枝条都不愿拉到收储点,我就帮他们一家一家的收拾干净,一起运来收储点,一来可以赚点小钱,二来也省得他们在田里焚烧给空气带来污染。”屠传兴边卸着拖拉机上的秸秆边说。
“我们的收储点大多都是猕猴桃秸秆,章镇是种植猕猴桃的大镇,几千亩的猕猴桃肯定有不少修剪下来的枝条,除了猕猴桃现在玉米秆也有不少,还有葡萄藤和稻草。”章镇镇灵新农作物秸秆收储网点负责人管志新说,“我本身就是个种粮大户,在合作社里建立收储网点不仅能够方便把自己田头的农作物秸秆综合收集利用,也是为了方便周边农户,让他们能够把自己田头的农作物秸秆运到我这来卖钱,不影响空气,也小有收获,一举两得。”
在管志新的收储点不远处就是一个制作颗粒燃料的上虞晶乐生物燃料有限公司,凡是运来收储点的秸秆都会被该公司用于生产颗粒燃料。“制作颗粒燃料最好是采用木质硬杆,章镇的猕猴桃秸秆刚好给了企业一个非常合适的制作原料,公司每年要生产一万多吨颗粒燃料,这一万多吨颗粒燃料里就能够掺入近3000吨的木质秸秆,这样一来每利用1吨秸秆将节省生产成本50元左右,一年也可以节约成本15万元左右。”该公司负责人胡松晶也深深感受到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
除了种蘑菇、做基肥、制作颗粒燃料外,秸秆综合利用还体现在了养殖业上。在丰惠镇的灏天家庭农场,作为一家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把收集来的玉米鲜秆制作成饲料成了该企业降低养殖成本的一个法宝。一把把的玉米鲜秆经过粉碎机、打包机的运作后成为了一个个干净耐贮存的饲料包。“经过这样处理后的饲料包,可以贮存2年之久,作为牛羊的过冬饲料,如今我的500只羊吃的全是自己做的饲料,而且多出来的饲料我们还销往湖州、慈溪、安吉、杭州等地,深受养殖户们的欢迎,养殖成本大幅下降。”企业负责人胡云杰说起秸秆利用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喜于言表。
近年来,我区多措并举,坚持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相结合、行政推动与技术服务相结合、责任包干与督察监控相结合,以秸秆粉碎还田和中小规模多种方式的综合利用,即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为重点利用方向,注重政策引导、强化监管、科技支撑,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行、农民广泛参与的农作物秸秆综合治理机制。2016年我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13%,2017年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预计达95%。
2016年区财政安排2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重点扶持农作物秸秆收储体系建设和秸秆综合利用中小规模利用项目。对购买大马力(50马力以上)拖拉机的,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区财政给予累加补贴至购机额的50%;对购买秸秆粉碎机械、捡拾打捆机、秸秆压块机、秸秆固化成型设备等秸秆利用相关农机的,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区财政给予累加补贴至购机额的 80%。各乡镇(街道)按每1.5万亩种植面积建1个秸秆收储网点的标准,落实相应的人员、场所、设备和管理措施,对秸秆收储网点建设给予适当补助,补助额不高于总投资额的50%,最高不超过50万元。收储的秸秆交售给秸秆利用企业开展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多种方式的利用,坚决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对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购置或者改造秸秆利用相关设备的给予设备投入金额50%的奖励,最高不超过40万元。对农作物秸秆收储网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收储利用农作物秸秆按吨数进行相应的补助。2017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的通知》,继续鼓励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相关工作。
在此基础上,我区科学制定和不断完善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积极推广成熟的技术装备,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秸秆综合利用典型,着力提高我区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目前,全区共建设农作物秸秆收储网点31个,2016年共收集农作物秸秆2400吨。推广秸秆压捆机69台、秸秆粉碎还田机180台,75马力以上拖拉机264台,推动秸秆饲料化,基料化利用,培育秸秆农业机械合作社9家。全区共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企业11家,驻点监管人员10名。
此外,还强化宣传引导,全面实施秸秆禁烧工作。通过上虞日报、上虞电台和电视台、农民信箱、农民信息网等多种平台大力宣传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对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农民增收等方面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