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明确,今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0%,无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发生,每个县(市)要在原有基础上,力争再新建1个以上利用量在5000吨至1万吨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
严防死守,确保零火点
按照关于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今年我市实行全区域、全天候常年禁烧。其中,5月20日至7月20日、9月5日至11月5日,分别是“三夏”和“三秋”重点禁烧阶段。
在重点禁烧阶段,我市要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网络化责任体系,构建市直单位包县、县直单位包乡、乡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地块、党员联户的“五联包”立体责任网络新格局。
禁烧的源头在农村、在农户。日前,《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告知书》已全面发放至全市100余万户农民家中,所有农户还逐一签订了《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承诺书》,实现群防群治。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秸秆禁烧的有效举措。今年,我市将对购置还田机、打捆机、压块机等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的,在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继续实行10%累加补贴。同时,严格控制小麦机收留茬高度,确保控制在15公分以下。
广开源路,提高利用率
秸秆禁烧,治本之策在于疏。
《方案》明确,对夏季利用量在1000吨以上、秋季利用量在3000吨以上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合作社和大户,市财政将予以补贴。此外,鼓励各县(市)区建立收储体系,原则上按照乡镇10亩、村3亩的标准,建立秸秆收储转运基地,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价格稳定、农民和企业双赢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
严格奖罚,增强执行力
今年,市财政将列支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先进县(市)区、乡镇、企业、合作社、大户等。县、乡两级也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补。
与往年一样,“三夏”禁烧期间,我市将严查“第一把火”,对发生秸秆焚烧“第一把火”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写出书面检查,并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予以经济处罚和责任追究。
《方案》明确,凡被卫星监测通报的秸秆焚烧问题,在省财政每起扣拨财力50万元的基础上,市财政每起再扣减50万元。同时,对虽未被上级通报但查实焚烧面积较大的,市财政给予每起不低于5万元处罚,扣缴资金全部用于秸秆综合利用的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