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点石成金”,回归碧水蓝天
生活在农村的人都知道,这个季节是收玉米、花生的季节,是农民丰收的季节,而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秸秆焚烧却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噩梦。
近几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政策和意识的提高,农村环境污染及资源利用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大问题。而回收利用技术的改进与提升使秸秆这种可再生资源实现“点石成金”。
会议上,蒋会长作致辞,对整个秸秆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现状做了概述,并对行业发展提出几点希冀。“我国秸秆问题主要源于小农社会。”蒋会长说,根本问题在于如何把小农生产的废弃物低成本地集中起来综合利用。
关于秸秆集中综合利用,中农绿能做出了表率。中农绿能与中国农大及中冶京城合作建立起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生物天然气工程平台——“产业沼气工程平台”,采用多样化原料,利用技术和先进高效的厌氧发酵技术对农业有机废弃物进行沼气发酵,并对产生的沼气进行纯化压缩处理,成为汽车可直接使用的生物天然气。另外,采用先进的沼渣沼液处理技术,实现零污染排放和农业循环发展。
本次研讨会上,中再生协会发起拟筹备成立中再生协会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将为企业提供行业发展探讨及互动的平台,科研支持、企业投入、产业政策扶持与协会的周密服务,共同促进行业向前发展。四方联动是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石。
中再融倡导“绿色金融”,资本助力绿色产业
“产业沼气工程平台”的建立,为农村回归碧水蓝天提供了可行性规划。然而,技术的推进,设备的更新,原料的收集离不开资金的扶持。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程序表示: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关键点在于高效利用,引进处理机器。我们国家农民是高度零散,原料收集利用问题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而收集成本完全取决于中间商,目前原料成本占到总成本的60%。
中国投资协会能源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庄会永也在会上表示,都以为秸秆治理是不花钱,实际上收集秸秆成成本非常高。“花钱花钱花大钱才能环保”。“不给钱怎么规模化投入,不给钱如何提升技术……不以工业化、机械化的秸秆处理都是耍流氓。”
资金支持成为解决农村环保的大问题。中再融作为国资系互联网金融平台,立足再生资源行业,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互联网+金融布局绿色金融,为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提供资本动力,助力绿色产业腾飞。
再生资源行业作为中再融的核心服务方向,目前,平台上再生资源项目比重不断提高,中再融联合创始人、首席风控官王铠伦表示,从整个行业来看,再生资源行业有10万家企业,按每家100万的融资需求,大概千亿的体量,这是中再融可以预见的未来。
会后,中再融代表与与会人员组团考察中农绿能“产业沼气平台”,一同来到位于涿州经济开发区农大科技园参观学习,一体化的设备,多元化的回收利用技术,完善的流程,让同行大开眼界,现场激烈探讨,负责讲解的崔老师详细解答各种问题。
考察中,中再融了解到此项目为农业部补贴项目,2016年拿到4000万的项目补贴,这对行业发展是重大利好,希望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及企业加入到绿色产业中来,为碧水蓝天梦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