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秸秆焚烧在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最盛,虞南地区的水稻、小麦,虞北地区的玉米、高粱在田间堆积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目前,每年产生的秸秆量十分惊人,同时由于一些农民只零星地种点地,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为方便处理秸秆,他们只能付之一炬。
为此,如何有效减少秸秆焚烧已成为时下最迫切的话题。作为焚烧秸秆的主体农民,我们需要不断进行教育宣传,将焚烧的危害告诉他们,逐步转变他们的传统观念,纠正他们直接焚烧的错误陋习。作为监管的主体政府,我们需要多管齐下,一方面,通过密集的巡查来直接干预农民的焚烧行为,尤其是夏收和秋冬之际更要加大巡查力度,确保不留死角,在阻止的同时灌输环境保护意识,让农民逐步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还需政府加快政策扶持和秸秆综合利用步伐,加快建设农作物秸秆收储网点,开展研究秸秆综合利用研究,使物有所用,物有所值,让老百姓从秸秆中得到实惠,也使环境得到改善,这样双赢岂不快哉。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像所有的认知过程一样,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认识,也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自然自发到自觉自为的过程。自觉同自发相比,是一种积极的状态。对于一个社会来说,任何目标的实现,任何规则的遵守,既需要外在的约束,也需要内在的自觉。”(《之江新语》篇13页)
相信,严禁秸秆焚烧也能像单双号限行、禁放烟花爆竹等系列举措一样,在全民参与,共同负责,自觉自为的基础之上,通过共同努力,转变焚烧陋习,建立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实现共赢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