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甘肃省武威市秸秆“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4-03  浏览次数:2407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聚焦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持续开展农业投入品减量、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行动,变“生态包袱”为“绿色财富”。




该区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水肥一体化、机械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配套技术,落实保护性耕作、有机肥施用、绿肥种植等措施,引导农民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逐年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累计推广应用配方施肥技术174.8万亩,建立大田病虫害系统监测点35个。全面推行绿色养殖、生态养殖、低碳养殖,以规模养殖场(小区)为重点,积极推广干湿分离、有机肥生产、沼气化处理、生态发酵、分户收集集中处理等养殖污染防治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模式,实现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累计建成大型沼气站22个、区域性粪污处理中心7家、有机肥加工企业6家,年可处理农业废弃物59万立方米,生产沼气1360万立方米、沼液有机肥70万吨。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指导农户进行秸秆堆沤还田、过腹还田,实现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培育壮大食用菌生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等,积极发展以小麦、玉米秸秆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以食用菌规模化发展带动秸秆基料化利用。累计建成秸秆饲料化利用示范点8个,生物质燃料加工点7个、青贮池109万立方米,培育秸秆收储运主体113家、秸秆加工企业11家,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8%。
同时,该区以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建设为契机,探索建立“谁使用、谁回收”的长效机制。各镇通过设立回收点开展地膜“以旧换新”活动,确保新膜兑换到位、旧膜回收到位。鼓励废旧农膜再生加工企业构建以“农民为回收主体、网点为回收纽带、企业为转化核心”的回收利用市场化架构,有效推动废旧农膜回收与资源化利用深度融合。全区现有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2家,设立乡镇临时性回收网点39个,回收废旧农膜7305吨。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循环经济理念,以蔬菜种植大镇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大力推广尾菜直接还田、饲料化、堆(沤)肥等处理利用技术,培训指导农民就地就近开展尾菜处理利用。紧盯尾菜生产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按照“谁生产、谁处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引导连片蔬菜种植规模化基地和蔬菜库区自主开展尾菜处理,促进尾菜资源化利用。扶持建立规模化、专业化尾菜处理利用企业,推动建立尾菜收集、转运、处理体系,积极构建“企业主营+菜库缴费+政府补贴+社会共治”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大幅提升尾菜规模化处理能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