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79年建厂伊始,圣泉集团就与农作物秸秆结下不解之缘。从用玉米芯生产工业原料糠醛,到生产呋喃树脂,再到生产食品级原料木糖、生物质树脂炭、染料分散剂等,通过一次次自主创新,企业逐渐由生产单一工业原料的“小工坊”蜕变为全球生物质综合利用领域的龙头企业。如今,圣泉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呋喃树脂和酚醛树脂生产基地,旗下拥有2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11家高新技术企业。
“从秸秆中提取的生物质树脂炭,是经三素综合利用逐级分离、炭化而成,其颗粒度均匀,堆积密度大,灰分低,可替代煤质燃料直接燃烧发电,也可进一步深加工做电池硬碳材料和生物甲醇等清洁能源。”唐一林介绍,结合生物质树脂炭的特性,企业重点围绕动力电池、储能电池、3C消费类电池等不同应用场景,开发了适配性高且性能优异的硬碳材料,并实现规模化生产。目前,部分电芯厂已开始采购并逐步应用于钠电体系。
作为圣泉集团的“制胜法宝”,创新已经融入企业文化,“不断颠覆自身、重塑产业,为社会持续创造价值”成为发展理念。这些年,圣泉集团从传统化工向高科技新材料转型,先后推出“神舟”飞船返回舱外层保温材料、高端电子树脂、生物质石墨烯等颠覆性新材料,并围绕着核心产品,打造出了包括生物质化工原料、合成树脂、复合材料在内的较为完整齐全的产业链。
“最近,我们又在电子化学品、电工材料等领域积极布局,依托旗下国家认可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连续攻克电子材料领域多项核心技术问题,芯片级封装高纯环氧树脂、多马来酰亚胺树脂、5G高频高速用特种树脂等系列产品相继研发成功。”唐一林说,圣泉集团已投建年产1000吨高频高速特种树脂项目,明年建成投产后将促进高端材料国产化,打破国外垄断局面。用高新技术产品推动国家高端制造业发展,是唐一林始终抱有的家国情怀。
面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唐一林信心满满、干劲十足。“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举措相继出台,为我们开辟新赛道、取得新成绩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通过构建创新链、拓展生态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企业成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型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