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井市东盛涌镇的田间地头,被秸秆覆盖的土地露出了原本颜色,一捆捆打包好的秸秆摆放在地头,等待装车离田。龙井市结合全市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春季秸秆还田、离田和综合利用工作进度。去年秋收后,龙井市需完成秸秆离田、还田面积为27518公顷,秸秆可收集量为18万余吨
“龙井市依托秸秆地块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签订三级包保目标责任书,建立秸秆全量化处置工作台账,明确离田时间及包保责任人,确保每个地块都有人抓、有人管。”
自去年秋收以来,全州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落实属地管理,各县市扎实推进秸秆还田离田工作。全州共设立秸秆临时存放点275处,并实行动态调整,保障离地秸秆安全存放,有效打通秸秆还田离田“最后一公里”。为调动农户秸秆还田及离田积极性,各县(市)充分利用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和省秸秆禁烧补贴资金,对实施秸秆还田及离田的农户实行奖励制度,保障秸秆还田离田工作顺利推进。同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利用各种媒体,结合广播、电视、微信平台等形式,宣传秸秆禁烧及还田离田全量化处置工作要求,营造浓厚舆论氛围。目前,全州玉米、水稻秸秆计划实施还田离田面积393万亩,大豆秸秆174万亩已就地完成还田。截至4月17日,全州完成秸秆还田74万亩,完成秸秆离田314万亩,占秸秆还田及离田任务的98.82%。
该州还建立秸秆“五化”利用台账,加快推进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和基料化的秸秆综合利用。记者在延吉市朝阳川镇三峰村的三丰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秸秆回收厂房内记者看到,大型铲车正将打散的秸秆铲到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压制、冷却,最后包装、出厂,秸秆就变成了再利用能源。
【同期声】延边三丰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董春虎
“公司每天处理秸秆加工量20吨左右,主要负责朝阳川镇9个村的秸秆离田工作,每年平均秸秆离田面积约3000公顷,所产出的秸秆量在1-1.2万吨,玉米秸秆进行加工后,一部分做燃料、一部分做肥料、一部分做饲料。”
2022至2023年度全州秸秆可收集量为188.58万吨,截至目前,秸秆利用量为124.25万吨,综合利用率为65.89%,其中,饲料化利用率为53.07%,肥料化利用率为7.62%。全州不断完善秸秆收运储体系建设,加快实现秸秆收储运销网络体系全覆盖,因地制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进一步改善农业农村环境,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