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布局建设秸秆饲料化收储加工网点
由政府主导投入财政资金约1000万元,在秸秆密集产出区的乡镇建设了8个收储加工厂,每个加工厂服务的半径在15公里左右,年加工能力3万吨,积极引导能人成立了12个专业合作社,在村屯设立30多个秸秆收购点进行收购,既方便了秸秆收集又降低了运输成本。
2、开展“村企”合作联营
政府投入扶贫资金和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建设的加工厂,由有经验有技术的加工企业或合作社与基层经验丰富的村委共同经营,村级党组织和村屯组织发动村民进行秸秆收集,企业按10-20元/吨的标准给予报酬,既带动了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户的收入,又减轻了企业的运营负担。
3、饲料加工企业与养殖企业联合收储
饲料加工企业与养殖企业联合收储,双方签订合作协议,由养殖企业出资,由专业的收储加工企业负责将秸秆收储加工后售卖给养殖企业,既保障了养殖企业的饲料供应又保障加工企业的运营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