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山西省阳城县做足做活秸秆综合利用“绿色”文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3-24  浏览次数:842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一半在籽实,一半在秸秆。怎样将秸秆变废为宝,解决好农民关心的这项关键小事?多年来,山西省阳城县在秸秆综合利用上不断探索,寻找秸秆利用新途径,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用体系,做足做活秸秆综合利用“绿色”文章,去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其中离田量达30%以上。



           阳城县先后制定出台了《阳城县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施方案》、《阳城县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督查考核方案》等,成立了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领导组联席会议办公室,形成了“边界明确、责任落实、上下互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乡、村、组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压实了各级责任,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2018年以来共争取上级资金900多万元,县财政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撬动社会资金6000多万元,探索出了一条以秸秆粉碎还田和秸秆堆沤肥轮换作业肥料化为主,饲料化和能源化利用为辅的“一主两辅”秸秆综合利用的“阳城路径”。

解决了不能烧、不能抛的问题。蟒河镇石臼村是这样做的,为了处置村里产生的近1000吨的秸秆,该村依托村里的晟翔农机合作社,组织村里剩余劳动力十余人,集中时间统一粉碎,好的秸秆粉碎后免费无偿提供给当地养殖户,不好的秸秆就地堆沤,不需要老百姓出一分钱,既消除了隐患、保护了环境,又美化了乡村。

对秸秆回收运输进行破题。“秸秆收得来,更要储存好”。为此,该县逐渐建立县有龙头企业、乡有收储站、村有临时堆放转运点三级秸秆收储运体系,变露天堆放为专业存储,畅通秸秆由田间进车间的“最初一公里”。目前已建成8个秸秆收储站,辐射10个乡镇,收储能力达2万吨以上,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实现秸秆变废为宝。秸秆储得好,更要用得好。阳城县制定了《阳城县创建畜牧大县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广秸秆饲料化、燃料化等利用,因地制宜探索“草变肥”“草变电”“草变饲料”等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大大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