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青海省湟中区秸秆综合利用率突破9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3-16  浏览次数:619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在大源地窑村建起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展示基地,30家主体参与全区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秸秆收储加工点正在加紧建设……2023年,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按照“发挥基地带动,鼓励全区参与”的模式,坚持农用优先,多措并举不断优化完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扎实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全区可收集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

20160824085240_401

        西宁市湟中区农业生态环境与可再生能源工作站副站长马森介绍:“在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方面,已逐步形成两大利用模式:一种是秸秆粉碎还田,也就是肥料化利用;另一种是秸秆机械化打捆,实现饲料化利用。这几年,随着农机装备的增加,每年实行打捆的农田面积达到了1.33余万公顷,基本涵盖了麦类。”

在大源地窑村的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展示基地里,打捆机将秸秆打成方包,粉碎机将秸秆粉碎,再到除尘、套袋打包机作业……现场上演了一场“机械秀”,展示了秸秆“变废为宝”的全过程。展示基地占地1500平方米,主要生产秸秆饲料及优质膨化饲料。

湟中天兴草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汪忠善说:“通过秸杆综合再利用项目,我们公司完成了秸秆深加工基地建设。我身后的这些,是我们基地正在生产的秸秆,通过揉丝、除尘、筛选、打成精品草砖。这个适口性特别好,是牛羊很喜欢的一个品种,我们公司今年准备完成2000吨秸秆深加工,解决湟中区的一些养殖场冬季饲养的短板。”

政策到位,还需资金支持。2022年湟中区利用项目资金200万元,建设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向30家合作单位补助30台秸秆捡拾打捆机,布设1个秸秆还田监测点和10个秸秆还田调查点位,全力打造从秸秆回收、储存、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新模式。

“这项工作的推动,将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周边农户、合作社参与到综合利用的工作当中。目前,湟中区在秸秆打捆的专用设备方面,牵引式、自走式已经达到了177台,基本能满足麦类方面机械化打捆作业。”马森告诉记者。

湟中区大才回族乡的润锦种养殖合作社是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主体之一。合作社种植小麦面积达80公顷,还负责为本村及周边村的种植户提供还田、旋耕、播种、植保、机收等农机服务,同时帮助托管村里的部分撂荒地,规模机械化作业经验丰富。2019年开始,合作社积极参与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合作社负责人赵国梅说:“我们一直以来都很支持秸秆打捆,随着种植

的地越来越多,一个机子打不过来,又增加了两台机子。农作物打捆后,一方面合作社自己用来喂牛羊,还能销售给别人。”

眼下,湟中区正在加紧建设秸秆收储加工点,并积极开展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马森说:“在田家寨新村,我们还建设了一家以油菜秸秆和麦类秸秆为主的燃料化加工点。下一步,我们将依托项目争取资金、加强培训,继续增加农作物桔杆综合利用的机械装备,正确引导老百姓,保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进行有序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