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焚烧是指将农作物秸秆用火烧从而销毁的一种行为。秸秆焚烧对重污染“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加重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与其他生物健康形成威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煤气使用日益广泛,农民朋友对柴草的需求下降,焚烧产生的草木灰的确是一种肥料,故而产生的焚烧农作物秸秆的行为。但焚烧原因还涉及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农业科技更新不够的方方面面问题。
我国有多条关于秸秆焚烧的相关法律,对于秸秆焚烧的处罚并不轻。秸秆不能焚烧后,农民普遍采用的秸秆处理方式变成了还田。秸秆还田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机械将秸秆打碎,耕作时深翻严埋;二是将秸秆粉碎后,掺进适量石灰和人畜粪便,让其发酵。另外一种过腹还田是把秸秆进行技术处理之后,成为家畜的饲料。
然而,由于秸秆还田时没有高温处理就埋入土中,秸秆上携带的病菌、害虫卵可能安全过冬,导致第二年的病虫害和杂草增多,如果加大农药使用量则会影响粮食安全。因此,禁止燃烧秸秆之后也必须解决秸秆还田的问题才能保证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