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秸秆补贴 » 正文

福建省支持打造“小而精”秸秆利用模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21  浏览次数:705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以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为主攻方向,以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为抓手,福建着力打造“小而精”秸秆利用模式。2022年,全省秸秆资源年产生量约为630万吨,其中可收集资源量约为530万吨,预计秸秆综合利用率将继续保持在90%以上。

  
u=579203173,4217642088&fm=26&gp=0


         在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浦城县,通过对再生稻头季秸秆进行加细粉碎还田,二季亩产量由原来的100多公斤上升到200公斤以上,部分可达350公斤,大幅提高了再生稻的种植效益。通过“再生稻秸秆加细粉碎还田”模式,全县再生稻种植面积从2019年的5000亩增长到今年6万多亩,年增效益1000多万元。

  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第一县(市)建瓯市,探索玉米秸秆裹包青贮饲料化利用模式,将玉米秸秆粉碎后加入干草、玉米粉等成分,加工成奶牛饲料裹包青贮,可替代进口苜蓿饲料,每头奶牛年可节约成本2000多元,种植玉米每亩可增收260元,预计今年可利用玉米秸秆10万吨以上。

  大田县依托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和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实施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模式,试验示范秸秆基料化利用技术和配方。以公司、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农户,利用玉米秆、稻草、木薯秆等,栽培羊肚菌、大球盖菇、竹荪等食用菌。2022年,全县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为34万吨,实际利用约32万吨,综合利用率超93%。

  为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福建制定了专门方案,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列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省“十四五”生态省建设的重要任务,层层抓落实。及时下达财政补助资金,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将果茶菜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农业绿色生态政策统筹实施。

  在技术指导方面,福建依托省内农业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力量,组建了省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专家组,指导各地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有效模式,组织开展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今年以来,组织省级专家30多人次到5个重点县开展专题调研指导,督促项目进度,帮助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

  据了解,下一步,福建将充分发挥省级技术专家组作用,支持浦城县、建瓯市、大田县、尤溪县、上杭县等重点县(市)从技术模式遴选、农机农艺融合和政策措施配套等方面,总结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县域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模式。针对薏米、百香果等福建特色作物秸秆利用难题,依托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加快研发收获和粉碎便携式新机具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