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疏堵结合治理秸秆焚烧问题
辽宁省鞍山市农机局 副局长 刘庆业
近年来辽宁省鞍山市积极推进蓝天工程,大力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已见明显成效。今年再加力度,市委对治理雾霾、市人大常委会对依法监督治理雾霾工作都作出了明确部署,决心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实为深得民心之举。
雾霾形成有诸多原因,其中秸秆焚烧是较突出问题之一。秸秆焚烧对重污染天气的形成和加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尽管其有季节性发作的规律,但绝对是防治雾霾工作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儿。因此,治霾必须治秸秆,秸秆禁烧,开展综合利用,让农民受益,让大地不在浓烟滚滚。
秸秆成了农业垃圾和农民的负担
鞍山市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水稻,所说的秸秆主要是指玉米、水稻秸秆。从目前看,水稻秸秆通过做成草帘子等方式,基本上实现了有效利用。禁烧的主要对象是玉米秸秆,每年玉米种植面积250万亩左右,随着产量的提高,秸秆量也随之增多,大约生成100万吨秸秆。过去农村家家户户屋前房后都整齐地码着秸秆垛,用来烧火做饭,烧炕取暖,垫猪圈喂牲口。现在农村液化气、燃煤普及率很高,做饭烧炕很少人再用烟熏火燎的秸秆了,很多农村壮劳力出去打工了,没有几户用秸秆垫猪圈喂牲口了。农村人工费和运输费大幅度提高,整理秸秆并运出来,已然得不偿失。因此,秸秆成了农业垃圾,也成了农民的负担。在很多农民看来,处理秸秆最省事最省钱的办法就是焚烧,春秋两季在大地里将大部分秸秆一把火烧掉。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前全市烧掉的秸秆大约在60万吨以上,占总量的6层以上。
秸秆焚烧弊端极大。首先是造成空气污染,加重雾霾。笔者到农村调研时见到,秋收过后特别是春天整地时节,大地里时常可见火光四起,浓烟滚滚,严重的时候能见度降低,空气中烟味呛人。其次是成为火灾的重大隐患,由于焚烧秸秆酿成火灾、烧毁种植大棚和房屋的惨剧是有例可循的。秸秆本来应成为宝贵的原材料,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一大污染源及不安全因素,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
疏堵结合 治理秸秆焚烧效果好
为了治理秸秆焚烧,从环保部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颁有禁烧令。每到禁烧季,有些地方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工作人员走村串户,到田间严防死守,严格禁止焚烧秸秆。这样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堵”。堵是必要的,各地通过执行禁烧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秸秆焚烧加重的趋势。但更多农户出于对人工和运输费用的考量,依然我行我素,一烧了之,秸秆焚烧顽症未能得到根本治理。
要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关键的是要给秸秆找出路,通过回收利用,创造价值,让农民得到实惠。这种思路我们称之为“疏”。事实证明,疏堵结合,做好秸秆回收利用,这才是治理秸秆焚烧的有效方法。
秸秆回收利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综合利用实现秸秆“五化”。“五化”是指:肥料化,即通过免耕覆盖技术、猪圈垫料发酵床技术、粉碎腐熟技术等把秸秆化作农作物所需的肥料;饲料化,即通过加工作为牛羊等家畜的饲料;燃料化,即打捆后用于生物发电或经粉碎压块、提高密度制成生物质成型燃料;原料化,如做成压合实用板材;基料化,即通过粉碎做用于食用菌、草莓等水果的培养床。这其中肥料化、饲料化和燃料化又是重点方向。
从实践来看,实现秸秆“五化”有两点需要把握:一是尊重自然规律,寻找适合本地条件的利用途径;二是让农民从回收利用中得到实惠,充分利用经济规律推动回收利用。上面看好的办法,农民觉得麻烦,得不偿失,必然行之不远。秸秆再利用的产品打不开市场,形不成产业,也发展不起来。因此,就政府而言,不仅要有一纸禁烧令,还要发力给市场,通过积极的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让秸秆加工企业有利可图,有能力让利于农民,进而鼓励农户积极参与秸秆回收利用。
秸秆回收利用焚烧治理前景看好
近年来,农业及相关部门在执行禁烧令的同时,抓好秸秆回收利用工作,疏堵结合,秸秆禁烧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市农机局积极探寻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秸秆利用途径,以农机合作社为有力抓手,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机械和技术,把秸秆回收利用工作做到了实处,为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机械和技术,有效解决秸秆焚烧污染问题。市农机局为了推广免耕覆盖技术,实现秸秆肥料化,截止2015年底,共引进国家、省农机补贴8400万元,用于推广大型玉米收获机,我市农民先后购买大型玉米收获机1400台,玉米机收面积达到118万亩,占玉米耕种面积的46%。这些玉米收获机的广泛应用,将秸秆粉碎后覆盖还田,为形成有机肥料、秸秆禁烧创造了可行条件。
引进新型机具,拓宽秸秆综合利用渠道。台安威华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日发电量30——33万度,每天需要生物燃料(玉米秸秆、木材等)为500——600吨,全年需要生物燃料18——22万吨。台安县唐帅农机合作社发现商机,于2014年投资32万元,购置玉米秸秆粉碎打捆机及配套机具。打捆机每天可打3000捆左右,重量约为40吨(平均每捆重约
市农机局还在海城市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扶持相关企业的发展壮大;在岫岩县推广秸秆粉碎做食用菌培养床技术,推动食用菌产地的秸秆综合利用。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秸秆的利用值和利用率,为秸秆的回收利用找到了多条出路。
鞍山市探索出了秸秆多元化回收利用的途径,秸秆焚烧治理工作因此前景看好,也提振了下一步做好治理秸秆焚烧工作的信心。当然,熄灭大地里的火光浓烟,还天空碧蓝、空气清新,还有很多切实的工作要做。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调动农户和企业参与秸秆回收利用的积极性,多措并举提高秸秆产业化利用水平,化无用为有用,让秸秆成为农户和企业手中的“真金”,而不是天上的“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