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内蒙古自治扎赉特旗打造出生物质热电的低碳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1-30  浏览次数:658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说起农作物秸秆,真是亦喜亦忧,欲说还休。秸秆多了,说明粮食多了,牲畜饲料也多了,但秸秆剩余量过多,却成了农家的负担,牲畜吃不完,在田里直接焚烧还影响环保和安全。但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讨人嫌”的废弃秸秆,摇身一变成了“香饽饽”,更打造出了生物质热电的低碳产业。





  u=1112348375,980085210&fm=21&gp=0


          环保低碳:“吃”秸秆“吐”绿电

  在扎赉特旗永林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公司大门口已被几十辆运送秸秆的大型货车围得水泄不通,车队排成长达一公里的长龙。14.7万平方米的厂区内垒满了压缩成方砖状、圆柱状的秸秆包,钩吊机械正一刻不停地把这些秸秆包运送到粉碎机中,再传送到锅炉内焚烧发电。

  作为地处北纬46度“黄金草原带”和“黄金玉米带”的农业大旗,扎赉特旗拥有575万亩的耕地,一年能产出183万吨的秸秆。有大约50万吨被当地农牧民用于饲喂牲畜,剩下的农户根本无法消耗,更有甚者为了节省成本选择就地焚烧。但焚烧秸秆不仅会污染空气,还会导致村庄里火烧连营的悲剧发生。

  “生物质热电项目是可规模化处理农林废弃物的重要途径,是解决秸秆露天焚烧的重要手段。”扎赉特旗永林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险峰直言,生物质燃料不但是可再生的,而且排放物单一,主要为氮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非常低。

  自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碳达峰、碳中和”列为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以来,兴安盟启动“双碳”行动方案编制,能耗“双控”保持“双绿”。在环保低碳的时代背景下,使用清洁能源发电的永林热电公司应运而生,成为兴安盟低碳环保企业的标杆。


  走进永林热电公司集控室内,一块硕大的电子监视屏上方实时显示着各项运行参数,实时记录着秸秆“变身”新能源之旅。自2021年12月29日以来,永林热电持续向国网220千伏变电站送电,开始了稳定持续的电力生产。每年可实现年发电量约2.16亿千瓦时,售电收入1.62亿元左右,直接带动就业160余人,年利税2520万元。

  循环经济:强产业换能源

  小小秸秆,其实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总投资1.1054亿元项目的生物质热电厂配套热网工程采用低真空供热方式,与现有一热源供热管网连接,新增供热能力55MW,供热面积226万平方米,为音德尔镇26000户居民集中供热。

  “供热是我的老本行,音德尔镇居民供热一直是由我们公司来承担,但随着煤炭价格上涨,我们公司的经济效益受到极大影响。”张险峰说,早在2000年,他就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建立了兴达热力有限公司,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投产后一年就可以节省标煤10.04万吨。

  农民增收:换思路赚大钱

  小小秸秆为农民增收开创了新路子。来自黑龙江省的宇洋秸秆打包作业队就是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成投产后而形成的,在音德尔镇团结村一块玉米地里,宇洋秸秆打包作业队的6台秸秆打捆机、搂草机正在马不停蹄地运作着,将一片片秸秆打包成捆。打包作业队负责人邱忠华说,今年春天他们已经打包20多天了,一台机器一天就能打包700至800包,一包就是500斤,卡车直接将打包好的秸秆送到永林热电公司,一天毛收入8万元不在话下。

  团结村村民何亚贤说:“打包秸秆不仅帮农民清理了耕地,把秸秆送到电厂,电厂按1吨200元收购,我们村自己又组了一个车队,买了5辆板车,一车能拉20吨,一天送个三四趟不是问题。不光是本村,我们还收购两家子村和乌兰套海嘎查的玉米秸秆,这一年光是送秸秆就能赚六七万元,加上地里的收入和平时打点零工,年入10万元不是问题。”

  

  张险峰表示,生物质发电项目通过收购农户的秸秆、稻壳等废弃物,为农民增加了一条长期稳定的增收渠道。与此同时,项目围绕农林废弃物的收购、存储、运输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有效带动了周边产业发展,为周边农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促进了当地循环经济发展。

  “下一步我们还会探索延长产业链,将秸秆焚烧后产生的草木灰做成肥料,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为扎赉特旗这个全国粮食生产大县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张险峰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