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2017年开始,禹城市先后在2018年、2020年实施了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围绕秸秆“五化利用”,推陈出新、先行先试,深耕土地20余万亩、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创新引领、亮点频呈。2017年禹城首次实施了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按照市委市府要求,在全市各镇街的鼎力支持下,禹城市农业农村局在方案设计、项目实施、示范带动和模式提炼总结等方面持续发力,确立了以深耕为重点,进一步强化秸秆收储体系建设,生态效益明显提升。2017年底省农业农村厅和省财政厅聘请沃尔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禹城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进行实地检查验收,禹城市以93分的总成绩被评为山东省“优”等次,2018年代表山东省迎接了农业农村部的检查验收,被评为“全省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县”。
五化利用、再谱新篇。以法博士生物有限公司为平台,以蚯蚓养殖加工为契机,实现了秸秆和蚯蚓养殖加工的深度融合,拓宽了基料化利用的渠道。通过扶持新型经营主体购买茎穗收割机,促进了肉牛养殖的发展,为秸秆“过腹还田”、进一步提高秸秆的附加值增加了新的利用渠道。2020年房寺镇韩峰农机合作社借助于项目实施,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投资20余万元购买了一台茎穗收割机,当年便收回了投资。视界牧业通过项目扶持,购买了TMR投料机等,助力奶牛养殖规模由当初5000余头发展到现在的1万余头。除此之外,还鼓励引导合作社购买打包机和打捆机,进一步夯实了饲料化利用的基础。通过深耕作业,全市深耕作业面积达到了20余万亩,从根本上减少了病虫草害、耕地泥涝、农作物倒伏的发生,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科技引领、捷报频传。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中实施难度最大、风险最高、投入较多的环节就是深耕作业。禹城市通过人机结合实现项目监管无死角。首先发挥高科技的优势,要求所有进场作业车辆全部安装了GPS,即能监督农机作业的深度、面积,同时也实现了每5分钟抓拍一次实时作业场景的上传,从手机上就能实现全时空、无缝隙监督,有效保障了资金的安全使用。同时农业农村局和各镇街联合成立 11 个技术指导组,通过随机抽查、人工测量等手段,做好关键环节的监管。除此之外,每次作业结束,各中标合作社的深耕面积都要在村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无异议后汇总成册,由市、乡、村相关人员逐级签字留档备查。
项目的实施,使秸秆综合利用率明显提升,截止目前禹城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6.1%以上,生态效益明显提升。自2017年以来没有发生一起被省通报的秸秆焚烧现象。通过深耕作业,打破了犁底层、土壤团粒结构和有机质明显增加,为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辛店镇高素质农民孙洪旗承包的2000多亩耕地全部进行了深耕,结合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和冬小麦“科技壮苗”,夏粮以单产816.7公斤刷新了禹城市历史记录。辛店镇高素质农民周小恩通过深耕作业,加上农机农艺、良种良法的深度融合,以亩产165.1公斤的夺得了全国“金豆王”竞赛的第一名。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的禹城粮、油瓶子盛上更多的禹城豆”做出了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