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湖南省汉寿县秸秆利用发展绿色农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2-07  浏览次数:688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近日,在西洲乡西洲合作社的稻田里,两个大家伙正在田地里轰隆作业、来回穿梭。只见这些“理发师”所到之处,一茬儿秸秆被高速“剪刀”修理,剪下来的碎枝经过压实、打捆,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捆或方正或圆柱的“草垛剁”,让秸秆满地的田野变得平整洁净。

工人正在操作收割机。

“在以前,用机械收割水稻后,就还剩下很长一截儿的秸秆。我们要么烧掉,要么让它腐烂在地里,等到来年开春再翻土。”合作社负责人程兆军告诉记者。

秸秆还田这个方式虽然环保,但增添了人工和时间的成本,如若翻入土壤不均匀的话,还会发生土壤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出现黄苗、死苗、减产等等情况。并且秸秆中很可能含有大量的幼虫卵和带菌体,埋入土壤中成为病虫害的隐患。

工人们在操作秸秆打捆机(其一)。

今年,西洲合作社通过考察,引进了一台捡拾圆捆机和一台履带自走式方草捆打捆机,可一次性完成水稻等作物秸秆捡拾、压捆作业,大幅提高了秸秆收集效率,有效解决水稻秸秆的堆积处理难题。

工人们在操作秸秆打捆机(其二)。

据了解,履带自走式方草捆打捆机一天能作业100亩,打捆秸秆15吨。捡拾圆捆机一天能作业80亩,打捆秸秆20吨左右。“自从买了打捆机后,就可以进行捡拾、打捆、压制成型等作业,效率高,在泥田里不陷车,省了我不少事。”合作社负责人程兆军望着田里正在工作的两个“大家伙”,自豪地说着,“打好捆的秸秆草垛又能送去德人牧业,还能给我带来额外的收入。”

收来的秸秆可不是一无是处。记者了解到,以不错的价格将收来的秸秆送去德人牧业,历经粉碎、撒菌、打包、发酵等重重工序,制造成秸秆生物肥料,实现饲料化、肥料化综合运用。

工人们在操作秸秆打捆机(其三)。

近年来,西湖管理区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工作,大力推广秸秆生态利用,开启绿色农业循环发展新模式,让秸秆变废为宝,大幅度减少了秸秆随意堆放和露天燃烧的现象,助推秸秆禁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