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吉林省通化市秸秆处置“5+1”模式成效显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0-29  浏览次数:672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秋收工作接近尾声。10月28日,记者在吉林省通化县三棵榆树镇沿江村的一处玉米地里看到,几台大型秸秆打包机正穿梭于田间作业。所到之处,秸秆被“吃”进机器,经过压实、固定,又“吐”了出来,压缩成圆柱形草捆整齐地排放在田地里。

“现在全都是机械化作业收集打包,省时又省力,方便了我们老百姓,解决了秸秆处理问题。”三棵榆树镇沿江村村民周丽高兴地对记者说。

为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禁烧问题,三棵榆树镇主动对接秸秆打包企业,增加10余台打包机,极大提高了打包速度。打包好的秸秆统一送往电厂,作为发电原料进行回收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实现综合利用、节能环保双赢。

近年来,通化县持续推动秸秆综合利用,通过调整优化秸秆禁烧管理方式,建立“矩阵式+网格化”管理体系,实施纵向领导包、横向单位抓、指挥集中化、基层网格化的管理机制,确保每一个地块都有科学的处置方案和完备的处置措施。

来到通化县英额布镇通化有点牛牧业有限公司的牛舍内,数百头牛正悠闲地吃着饲料。场长王林告诉记者,这些饲料正是由秸秆变废为宝加工成的。

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通化县坚持农用优先、多措并举,持续推进秸秆处置“5+1”模式,按照肥料化和饲料化为主,能源化为辅,原料化和基料化为补充原则,大幅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

目前,通化县英额布镇、大泉源乡等乡镇已逐渐形成集鲜食玉米种植、加工、玉米青秸秆收储、肉牛养殖、粪污有机还田为一体的完整绿色农牧闭环产业链,有力推动肉牛产业园与玉米种植基地农牧互补,实现绿色生态、循环再生。

与此同时,通化县还印发《通化县秸秆能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坚持以项目建设带动秸秆能源化利用,鼓励吉林省通源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东明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秸秆能源化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