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一线工作法,宣传引导一批。开展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垃圾等废弃物工作的立体化宣传教育,以理念驱动、氛围拉动、协作促动提高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用好典型引路法,示范带动一批。划定牛屎坡片区5000亩秸秆地为试点,全面实施秸秆还田技术实验。腻脚乡党委政府积极与当地企业立达尔公司沟通并达成协议,针对牛屎坡连片种植区积极主动秸秆还田的农户,可全额减免万寿菊种子款230元/亩。此外,鼓励引导农户将玉米秸秆碾碎饲料化,将烤烟秸秆燃料化,变废为宝,以“用”促“禁”。目前,试点片区已实现秸秆综合利用3500余亩。此外,用好巡查长效机制,共劝阻露天焚烧秸秆行为73起。
用好项目工作法,综合利用一批。根据种植作物不同,推进秸秆分类利用。
1
肥料化还田
对万寿菊杆、雪莲果杆、白菜等作物秸秆,引导群众利用打地机直接粉碎还田,对有条件的区域推广机械化粉碎还田,田边堆肥还田。
2
饲料化利用
依托全乡生猪、黄牛和黑山羊等养殖产业,针对玉米、雪莲果、小麦、水稻、薯类作物秸秆,引导群众作为饲料进行利用。
3
燃料化处理
对烤烟、辣椒、玉米根等作物秸秆和地埂、瘦地等不宜还田情况,引导群众带回家中做为燃料处理,禁止在田间地头焚烧。
4
基料化探索
利用秸秆制菌新技术,把玉米芯、玉米杆用作食用菌基料,大大增加了生产食用菌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鲁底村群众正尝试利用玉米芯和玉米杆作为基料种植赤松茸。
5
原料化运作
积极联系企业,利用秸秆制肥等新技术,变废为宝,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目前与文山州金川生物有机肥公司等公司商议,组织动员群众将秸秆压缩打包,运送至公司加工处理为肥料,1吨干秸秆可换5袋生物有机肥料(价值50元/袋)。
2022年,全乡24.8万亩耕地计划实现秸秆综合利用19.2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上年度提高73%。截至目前,全乡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地块11.5万亩,秸秆有效利用3万吨。
用好诚信体系办法,打击惩戒一批。构建乡、村、组一体的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垃圾等废弃物管控体系,做到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具体。
下一步,腻脚乡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探索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守护好腻脚的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