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做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变“堵”为“疏”,在稻谷收割时节,孝昌县白沙镇全面开展秸秆打捆回收再利用工作,以推动绿色发展为目标,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助力农业增产增效,预防秸秆禁烧,变废为宝。
秸秆打捆回收。通讯员 供图
在白沙镇的田间地头,稻农们正带领“农机大军”抢抓农时收早稻。其间,4台隆隆作响的秸秆打捆机成了水稻田里的“明星”。水稻收割机在前面收割水稻,秸秆打捆机跟在后面,将粉碎后的水稻秸秆打包,两者成了‘最佳拍档’。
“经过打包的秸秆,能放三四年都不会坏,用秸秆喂牛,一头牛就能赚两三千元,打捆机一天打800捆左右,每捆沉的100斤左右,轻的80斤左右。”眼前的丰收场景,让叶双平喜上眉梢。
秸秆打捆机的高效工作,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农民稻收期间的工作效率,为秋季油菜和冬季小麦的播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筑牢了秸秆禁烧“防火墙”。秸秆的回收再利用,节约了农户处理秸秆的时间,让秋播工作能有序展开,同时减少了秸秆自腐期间产生的大量病虫害和污染气体,提高土壤有机质,减少污染源。
秸秆打捆回收。通讯员 供图
“以前,没这个秸秆打捆机,老百姓种地也不易,也不好拾掇,稻秸在地里难弄,到了种油菜的时候也不好种,耕地也不好耕。现在有了秸秆打捆机之后,我们也方便了,再耕种,犁田干啥都方便了,浇地也浇顺溜了,病虫害也减少了。”孝昌县白沙镇福华村村民林兰乔说。
截至目前,全镇购买秸秆打捆机11台套,计划在9月底前完成全镇6.1万亩的秸秆打捆工作。
“下一步,白沙镇将大力推广秸秆打捆回收利用模式,让更多的合作社、种植大户参与进来,在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环境问题的同时,实现了环保与增收的“双赢”,使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新鲜。”孝昌县白沙镇镇长杜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