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湖北省孝昌县秸秆禁烧变废为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26  浏览次数:685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以前秸秆没人要,现在成了‘香饽饽’,附近的饲料厂、养殖合作社等都抢着收秸秆。这个稻谷收割的季节,我们承揽了附近种田大户的共计1万多亩的水稻田秸秆打捆任务。”8月23日,湖北省孝昌县白沙镇福华村秸秆打捆回收观摩现场,双林合作社负责人叶双平说。

为扎实做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变“堵”为“疏”,在稻谷收割时节,孝昌县白沙镇全面开展秸秆打捆回收再利用工作,以推动绿色发展为目标,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助力农业增产增效,预防秸秆禁烧,变废为宝。

图片1_副本14.png.png

秸秆打捆回收。通讯员 供图

在白沙镇的田间地头,稻农们正带领“农机大军”抢抓农时收早稻。其间,4台隆隆作响的秸秆打捆机成了水稻田里的“明星”。水稻收割机在前面收割水稻,秸秆打捆机跟在后面,将粉碎后的水稻秸秆打包,两者成了‘最佳拍档’。

“经过打包的秸秆,能放三四年都不会坏,用秸秆喂牛,一头牛就能赚两三千元,打捆机一天打800捆左右,每捆沉的100斤左右,轻的80斤左右。”眼前的丰收场景,让叶双平喜上眉梢。

秸秆打捆机的高效工作,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农民稻收期间的工作效率,为秋季油菜和冬季小麦的播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筑牢了秸秆禁烧“防火墙”。秸秆的回收再利用,节约了农户处理秸秆的时间,让秋播工作能有序展开,同时减少了秸秆自腐期间产生的大量病虫害和污染气体,提高土壤有机质,减少污染源。

图片3_副本9.png.png

秸秆打捆回收。通讯员 供图

“以前,没这个秸秆打捆机,老百姓种地也不易,也不好拾掇,稻秸在地里难弄,到了种油菜的时候也不好种,耕地也不好耕。现在有了秸秆打捆机之后,我们也方便了,再耕种,犁田干啥都方便了,浇地也浇顺溜了,病虫害也减少了。”孝昌县白沙镇福华村村民林兰乔说。

截至目前,全镇购买秸秆打捆机11台套,计划在9月底前完成全镇6.1万亩的秸秆打捆工作。

“下一步,白沙镇将大力推广秸秆打捆回收利用模式,让更多的合作社、种植大户参与进来,在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环境问题的同时,实现了环保与增收的“双赢”,使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新鲜。”孝昌县白沙镇镇长杜洋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