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安徽省推农作物荐秸秆利用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15  浏览次数:863
 

5月27日,省农委召开全省农委系统秸秆农业利用工作视频会议,就今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作出了部署。要求在去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基础上,巩固并提升秸秆农业化利用水平,力争今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机械化还田

省农委要求,结合实际,在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等主产区,全面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片建设,在禁烧区和示范片,优先安排秸秆机械化还田相关项目,落实经费投入和工作措施,确保秸秆还田效果。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县、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县(市、区)要把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为重要示范内容。力争2016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达到6000万亩。

秸秆养畜

全省养殖重点地区要结合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大力推广秸秆青贮、黄贮、氨化、微生物发酵技术。以秸秆养畜联户示范项目、秸秆养畜示范场项目或秸秆青黄贮专业化生产示范项目为牵引,着力推动规模养殖场户改善秸秆处理利用条件,优先扶持新建规模养殖场购置与养殖规模匹配的铡草机械及氨化膜、尿素等氨化处理物资,新建秸秆氨化池。力争2016年全省实现过腹还田秸秆占秸秆可收集利用总量的8%。

麦茬玉米免耕直播

玉米主产区要加快麦茬玉米免耕直播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农民购置大型机械免耕直播设备,实现在小麦板茬上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工序,从源头上解决小麦秸秆焚烧问题,实现绿色增产、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 2016年在阜阳、宿州、亳州、淮北、蚌埠等小麦茬玉米主产区,每市选择2个县作为重点示范县,力争10个重点县实现免耕机械直播技术全覆盖,全省玉米免耕机械直播技术推广应用面积由目前的800万亩提高到1000万亩。

高温堆肥

省农委提出,通过三大途径,拓宽秸秆农业利用渠道。一是积极发展高温堆肥技术。推广高温堆肥技术,实现养分资源循环利用。充分发挥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绿色增产示范片、高产创建示范区、秸秆重点禁烧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秸秆高温堆肥的试点示范效应。二是推广秸秆基料化利用技术。推广不需灭菌,不需装袋,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可南北种植,能够大量消化农作物秸秆的大球盖菇种植模式。扶持蔬菜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或粮、菜种植大户,充分利用当地麦秸、稻草、玉米秸、油菜秸为原料,采用露地大田、树林下、玉米地、房前屋后等多种栽培方式,开展春、秋两季示范种植。三是积极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项目。各地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广秸秆制气试点项目,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秸秆成型燃料生产点,大力推广秸秆成型燃料炉具。

用好奖补资金

 

省农委副主任周世其表示,市、县两级农业部门要依据 《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禁烧奖补办法》,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制定资金具体使用办法,主要用于秸秆机械化还田,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沼气技术及气化工程推广、秸秆成型燃料和炉具推广,玉米免耕直播技术推广,秸秆高温堆肥,秸秆收储等方面,确保资金投入效率。

 

省农委在午、秋两季,对各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开展督查检查。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午收、秋收期间组织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工作。午收、秋收期间,将实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周报制度。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