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秸秆补贴 » 正文

安徽省阜南县补贴县乡村全覆盖秸秆收集体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1  浏览次数:1224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秸秆收得来,更要储得好。”骆海建说,夏收通常在汛期,过去秸秆露天堆放,遭遇强降雨后浸泡发霉影响品质,改善秸秆收储条件势在必行。2018年8月出台的《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按照合理半径规划建设规范的秸秆收储点,形成县有龙头企业,乡镇有标准化收储中心,村有固定秸秆收储点的收储运网络”“鼓励社会力量和企业资本投入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




      “政府给补贴,村里优惠多,我们经纪人投资意愿也高,这不,秸秆‘住’进了遮风避雨的专属仓。”骆海建说,王化镇秸秆收储中心于2020年11月建成投用,总投资220余万元,其中政府专项奖补60万元,收储中心所在的王寨村则按每亩每年900元的优惠价格流转了设施用地。

步入这座不锈钢顶棚高达6米的收储仓库,只见一捆捆秸秆整齐码放成垛,一台台高位叉车往返穿梭作业,经电子地磅称重后,秸秆即可入库收储。骆海建带着记者边走边看:秸秆草垛之间预留了消防通道,每隔一定距离都装配了消防栓、增压水泵等设施,仓库内还安装了摄像头,方便实时了解仓内情况。

2021年12月,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农作物秸秆标准化收储点建设技术导则》,从选址、布局、安全防控等多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如今,海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分别在阜南县苗集镇和王化镇建成两个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总仓储面积达4000平方米,秸秆存储能力逾万吨。

“仓储建在田间地头,打通了秸秆由田间进车间的‘最初一公里’。”骆海建手持测水仪对秸秆随机“体检”,数据显示含水量均在15%左右,可以直接加工。

走出仓库,机声隆隆,工人们正忙着进行秸秆粉碎作业。收储中心这样的初加工,既能缩小秸秆体积、降低运输成本,还能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工棚另一侧,几名工人正在为打捆机、搂草机等装备加注机油,开展例行维修保养。

“装备跟得上,秸秆才能收得好。”骆海建说,合作社目前有打捆机、搂草机、转运车、叉车等秸秆处理设备110多台(套)。购置秸秆处理设备,能享受几类奖补。骆海建将一张2018年9月14日开具的秸秆处理设备购置奖补明细单递给记者,各项优惠一目了然——这台打捆机总价10.8万元,其中国家农机补贴3万元,阜南县财政补贴1.17万元。据阜南县农业农村局统计,2020年至2021年,阜南县对秸秆标准化利用企业、标准化收储中心的设施设备奖补资金达2500余万元。

目前,依托44个农机合作组织和8家企业,阜南县建起27个标准化收储中心、84个乡镇级秸秆收储站、320个村级秸秆收储点,投用2万台(套)农用机械参与秸秆打捆、运输工作,形成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秸秆收集体系。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