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巨峰镇各个小麦种植区域,随处可见秸秆打捆机忙碌的场景。在巨峰镇河西村,一台台打捆机“张开大嘴”,一簇簇秸秆瞬间被吸走,旋转、压缩、捆绑……“吃饱”后,打捆机将一捆捆瓷实的秸捆“吐”出来,整齐地排列在田地中,随后,这些草梱被一一装上翻斗车,运往附近的奶牛场或者茶园基地,成为牲畜饲料或者茶园覆草保墒用具。
巨峰镇建森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厉建森告诉记者:“我们合作社每天出6台机器,一台机器每天能打1000捆左右。前几天奶牛场又跟我预定了500吨秸秆,现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巨峰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丁明来介绍:“一般处理秸秆有两种途径,有的群众直接把秸秆打碎还田,但现在随着打捆技术和打捆机械在全镇的普及推广,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打捆离田,节省了大量物力、财力,也符合当下防火、禁烧、人居环境整治要求。”

巨峰镇粮食作物面积7万余亩,年产生秸秆约5万吨,弃之为废、焚之为害、用之为宝。堵不如疏,巨峰镇充分挖掘秸秆的潜在价值,利用粉碎还田、打捆离田等方法,让秸秆走上生态环保、增值生效的发展路子。目前巨峰镇建森、隆鑫、宏山三大农机合作社打捆回收的秸秆,都能做到秸秆综合利用,除了用于饲料、肥料、生物发电,还有一部分秸秆用于茶园基地的茶园覆草保墒,助力茶叶质量提升。记者了解到,由于今年天气晴好、秸秆成色较好,受到手工艺品行业的欢迎,秸秆回收后供不应求,综合利用效果较好。下一步,巨峰镇将大力推广秸秆收集、粉碎还田综合利用,进一步减少秸秆焚烧隐患,有效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不断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和现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