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州2020年大田作物(小麦,玉米)播种面积3.15万亩,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2.7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8.5%以上;全区蔬菜播种面积9万亩,年产生蔬菜尾菜、藤蔓等蔬菜废弃物7万余吨,综合利用率不足35%;全区食用菌年产量约为15000吨,年产生废弃物约22500吨,食用菌渣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不足50%。
今年以来,通州区农业农村局坚持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技术创新为动力、制度创新为保障,通过创设扶持政策、强化保障措施为推进手段,完善落实管理责任制,建立相关台账,健全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完善技术推广、责任管理、督导检查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整合摸索区、镇、村共建共营的合作模式。
在农作物秸秆(小麦、玉米)方面做到全量化利用,小麦全部采用秸秆粉碎还田肥料化利用,玉米大部分以粉碎还田肥料化和一小部分离田(青贮)饲料化利用。支持通州区6个有经营实力的农机服务组织开展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免(少)耕播种等相关农机作业服务,完成全区大部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任务。
同时,引进了46台小型蔬菜废弃物处理机械设备,用于蔬菜基地(园区)废弃物处理堆肥,涉及张家湾、永乐店、宋庄三个乡镇。扶持建设食用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处理点,支持鼓励通州区具有一定规模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建立食用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处理点,涉及漷县镇、张家湾镇、永乐店镇、潞城镇共计9个站点的9个食用菌生产企业,支持企业(处理点)购置处理机械设备和强化食用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处理能力,提高食用菌生产废弃物处理机械装备水平及处理利用效率,提升食用菌废菌渣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州还将制定农业废弃物循环低碳综合利用五年计划,根据全区农业废弃物(秸秆、尾菜、食用菌等)资源现状、发展条件和产业需求分析,规划总体思路目标及布局,制定具体任务。并建立政策奖补制度,引导全区尾菜、食用菌渣等农业废弃物向肥料化方向发展。
据了解,截止今年年底,通州区将实现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100%,蔬菜尾菜等废弃物综合利用率45%以上,食用菌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在此基础上,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100%,蔬菜尾菜等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0%以上,食用菌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