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甘肃省张掖市创新秸秆借牧综合利用新模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29  浏览次数:716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随季节转场是牧民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祁连山下的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一些牧民冬季转场不再去牧场,而是去农田。


u=563459733,1250827396&fm=26&fmt=auto.webp


            200只羊在做完“体检”、完成免疫、建好台账后,肃南县大河乡西岔河村牧民赵志锋赶着携带“健康证明”的羊群,踏上转场的“旅程”。经过2天的跋涉,他将羊群赶到本县的明花乡。直到来年3月,他都会在这里的农田放牧。“农区暖和,羊羔的成活率也高。”赵志锋说。

当地将这种生产方式称作“借牧”。肃南县是祁连山下的传统牧业县。近年来,为更好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减少天然草原载畜量,牧民们想出了赶着牛羊到农区借牧的法子。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大批牧民将自家牛羊赶到邻近农区乡镇的秸秆地里,依靠玉米等作物采收后留下的秸秆育肥过冬。这一来自田间地头的创新,让农田免去秸秆焚烧的污染,牛羊粪便还田作肥料,牧区的草场也得以休养生息。

据测算,2021年,全县共有18.6万个羊单位前往农区秸秆地借牧。借牧减轻了草原承载压力,草原生态有效恢复。2020年的监测显示,肃南县牧草平均高度从2015年的15厘米提高到19厘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2015年的67%提高到78%。同时,在借牧饲养期间,每个羊单位新增纯收入88元,总净增收1082万元。

肃南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安玉锋说,在新的生产方式推动下,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天然草原良性演替,实现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的双赢。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