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蓝坊镇长乐宫村的江西鸿源草制品有限公司秸秆收储点,农用三轮车不断穿梭驶入,周边的农户把收购的水稻秸秆运来这里销售,赚取差价。大家过磅称重、卸车下货,一派热闹繁忙场景。罗七华是荷岭镇枫树村村民,因为离得收购点近,看准商机的老罗每逢农闲便开始走村串户,收购农户家中的秸秆来贩卖,而像他这样的秸秆收购经纪人在高安不是个例,全市经营人数不下600人。
罗七华向记者介绍道:“现在国家政策好,旁边有这样收秸秆的点,我们也可以跟着做点小生意,一年到头也可以赚到五六万块钱。”
秸秆收购经纪人行业的产生,源于我市秸秆收储运体系的不断建设,自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以来,全市在18个粮食主产乡镇,扶持建设11个收储中心、11个村组收储点,通过项目培育专业从事秸秆收储运的经营网点300个以上,全市构建了“组有人上门收、村有存放点、乡镇有收储中心”的收储运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秸秆销售渠道。
江西鸿源草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婷说道:“要感谢好政策,国家对收购稻草这一块有很大的资助,像今年,我们就引进了七台草织垫编织机,让我们的利润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现在年产值将近达到400万。”
如今,全市秸秆回收生产的钢材草支垫、草枕、饲料、园艺草绳、食用菌原料等,远销海南、福建、广东、湖南、内蒙等地区。同时,通过秸秆还田利用、秸秆离田服务化组织建设和饲料化利用、秸秆有机肥、秸秆固化燃料等新技术的推广,秸秆产业得到不断发展壮大,秸秆得到多元化利用。至2020年止,全市秸秆产生量86.9万吨,可收集量61.4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量58.6万吨,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41%以上。
“通过三年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建设,该市基本建成了乡村全覆盖收储体系,完善以饲料化、离田服务组织、有机肥生产、秸秆固化成型等利用为重点,秸秆基料化、秸秆生物腐熟还田、秸秆异地覆盖等多元利用为辅的综合利用模式,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发展和秸秆资源循环利用的运行格局。”市农业农村局生态能源站站长徐建忠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