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市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年产农作物秸秆量约400万吨,由于秸秆利用途径较为传统单一,难以从根本上杜绝因废弃秸秆带来的环境负面影响。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主动作为,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方法、新路径,强化政策扶持,加大技术创新,开展集成示范,做好典型引领,培育秸秆收储运用主体,打通秸秆离田利用瓶颈,成效显著。
青岛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青岛市农业废弃物管理暂行办法》,创新性地将农作物秸秆、农药和肥料包装废弃物、废旧农膜、畜禽粪污、病死畜禽、蔬菜尾菜等七类农业废弃物一并纳入规范管理,以法治力量推动农业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同时,印发了《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明确秸秆综合利用的任务目标、实施路径、保障措施,充分发挥政策的指挥棒作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构建起“政府引导、部门联动、企业实施、农民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新格局。
以实施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项目为依托,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产业提升为方向,青岛深入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在即墨区、胶州市开展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建成7个镇级秸秆收储中心(站点),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依托当地农机专业合作社收集农作物秸秆1.8万吨,就近送往收储站点,再打包销售给秸秆产业化企业、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有机肥生产企业、畜禽养殖场等,以用促禁,推进秸秆田间收集处理、储存、运输、利用等环节有机衔接,引领带动秸秆综合利用全产业链良性发展。2021年6月21日,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在胶州市召开,来自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科院以及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领导、专家和企业代表共100余人参加现场会,青岛市秸秆高质高效利用技术模式与产业化发展经验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和媒体的广泛报道。

坚持平台思维,加强与教学、科研、涉农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深度合作,共建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团队,协同开展技术攻关,集成推广先进技术模式,培育壮大相关产业,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青岛市农技中心牵头成立的青岛市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协作团队在秸秆资源化利用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心引进先进的功能性膜覆盖堆肥设备,集成有机废弃物肥料化利用技术,总结推广秸秆生物热气肥技术、滚筒式高效快速腐熟技术、可移动式好氧生物多效堆肥技术、田间地头秸秆尾菜堆肥箱技术、秸秆残膜高效筛捡等关键技术,成功探索出“规模化养牛场农牧结合堆肥”“规模化养鸡场堆肥”“厨余垃圾+蔬菜尾菜堆肥”“蔬菜尾菜+畜禽粪污堆肥”“果园废弃物堆肥”等6种膜覆盖堆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