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江苏扬州:农作物秸秆高科技材料化利用成效显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1-17  浏览次数:762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水稻收割后,秸秆如何有效利用?江苏省扬州市企业通过将秸秆变废为宝,制成环保新材料,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江都区大桥镇嘶马村的水稻刚刚完成收割,田头再次传来机器轰鸣声。今年,嘶马村与江苏锦禾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约,稻田收割后剩余的水稻秸秆,还可以卖给企业获得二次收益。

 

 

江苏锦禾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星明介绍,使用专用的秸秆打包机,每亩田正常作业3分钟,秸秆产量在500公斤左右,农民可获得20元补贴。

 

 

为了方便秸秆的收储运,今年,锦禾公司在邗江区甘泉街道新建了万吨级秸秆收储运基地,并与多个乡镇签约收割秸秆。秸秆经过多道工艺处理,最终制成环保的生物质塑料。

 

 

江苏锦禾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晏伟介绍,他们制成的秸秆塑料生物碳含量可以达到60%以上,最终做出来的生物塑料的成本比市场上通用的塑料大概便宜10%左右。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目前,锦禾公司已经与杭集高新区多家日化公司达成合作,秸秆塑料将用于制造洗漱用品、日用品、汽车内饰部件等上百种产品,“秸秆产业”正在扬州市悄然兴起。下一步,锦禾公司还将进一步扩大产能。

 

 

晏伟表示,目前正在建设3000平方米的工业厂房和6000平方米的堆场,建成以后,秸秆年处理能力达到1万吨级别,这些处理过的秸秆,会投入到木塑和建材行业,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