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利用延伸产品链空间巨大
据公开资料显示,全世界秸秆年产量约29亿吨,中国的秸秆年产量约9亿吨,占世界总量的20%--30%,其中粮食作物的秸秆占总量的89%。在秸秆利用方面,初步形成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并举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我国作为秸秆产出大国,在秸秆处理、高值化利用上仍旧面临资源浪费、焚烧污染等不少困难。
记者了解到,秸秆目前存在低值化处理利用的问题,一是生产的产品低值,比如作为燃料使用,生产非木纸浆、密度板、一次性餐具等低附加值产品;二是无法分层提取利用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大组分,三组分分开单独利用,在利用一种组分的同时把其他的组分当作废料除去,主产品利用率不超过原料的50%。低值化应用导致秸秆价格难以上扬。
圣泉集团生物质研究院利用40年来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积累,研发出“圣泉法”秸秆精炼一体化绿色技术,实现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分级提取,并充分利用三大组分延伸产品链,实现了秸秆高值化利用。

延伸产业链、助力碳达峰
圣泉集团将农业废弃物秸秆中的半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三大成分提纯并高效利用,不仅可生产木糖、L-阿拉伯糖、表面活性剂、分散剂、粘结剂、乙醇等多种生物质化工产品,同时可利用木质素、半纤维素制成木质素酚、糠醛等用于生产呋喃和酚醛树脂,形成了生物质化工产业与合成树脂产业一体化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产业链的协同效应。
以秸秆纤维素制备的纸浆下游产业“恰逢其时”,餐盘、纸碗、餐盒等一次性可降解餐具,拥有良好的防水性和防油性,不变形不渗漏;以半纤维素生产出的L-阿拉伯糖在健康领域“乘风破浪”,圣泉唐和唐L-阿拉伯糖系列健康产品能够抑制小肠蔗糖酶对蔗糖的分解,在五粮液果酒、元气森林饮品等食品饮料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这种生物质精炼一体化技术,产出的纤维素可以生产纸浆、纤维用溶解浆、纳米纤维素、燃料乙醇等,半纤维素可以糠醛、木糖,高活性木质素可以生产沥青乳化剂、染料分散剂、可降解塑料袋、木香树脂、军用航空煤油等,剩余灰分可生产有机钾肥,可谓真正将秸秆变废为宝。生物质化工产品可减少对石油、煤炭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据圣泉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圣泉集团利用“圣泉法”秸秆精炼一体化绿色技术的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已经在黑龙江大庆落地建设,并将逐步展开全国布局。随着采用该技术的新项目陆续落地,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每年可供利用的秸秆产量数亿吨,通过将其充分利用,产出的系列产品将会诞生一个万亿级别的产业集群,同时大大降低对煤化工、石油化工的依赖。
此外,随着这一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阔,对秸秆需求量将会急剧上升,高价值产品将会支撑更高的秸秆收购价格,吸纳秸秆收储等更多就业,实现为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