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四川长宁:变废为宝回收秸秆综合利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08  浏览次数:648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近年来,四川省长宁县积极探索秸秆回收再利用,减少污染,增加农民收入,真正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愿景。

4e66472fgx6Ctla55Pd93&690


     “如今秸秆有用处了,空气也清新了,还能产生效益,真是一举多得啊。”该县66岁的村民黄坤仑近日在村收贮站如是介绍,“以前将秸秆些晒干后拿来煮饭,后来路也通了,家里又有了电、天然气后,秸秆就渐渐没人要了。通过参加村民小组会议和农民夜校,我们心里都弄清楚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成本账、增收账和生态账,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将秸秆变废为宝,在增加一部分收入,而且还能让现有乡村变得更加漂亮、环保、生态,大家都十分乐意。”

四川省“优秀职业农民”、长宁县某家庭牧场场主郑宇表示,他们将收购的玉米秸秆、稻草秸秆等,主要是把它和酒糟混合成饲料来喂肉牛,不但牛肯吃,而且对改良牛的肉质效果也好。“目前已收购了本地玉米秸秆300余吨,预计今年能够收到500吨左右,完全可以确保农场200余头肉牛于年底全部出栏。这样既解决了老百姓的秸秆处理难问题,也解决了农场喂料问题。”

该县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继续加大宣传,坚持“疏堵结合”原则,进一步加大县域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科技支撑等体系建设力度,将农作物秸秆就地覆盖还田肥料化、家庭炊事能源化、喂养牲畜饲料化利用为主,种植食用菌基料化、编制工艺原料化利用为辅,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长宁打造国际竹生态文旅康养目的地、建设全国竹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特色县贡献农业力量;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县着眼“把实事办实、将好事做好”,扎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深化基层治理,建设幸福、和谐、美丽的新长宁。

据了解,为有效解决秸秆乱堆乱放,防止秸秆露天焚烧,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当地政府实施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积极构建“组有堆放点,村有收贮站,镇有收贮中心”的收储体系,实现了县内集中处理、有效解决了秸秆乱堆乱放和肆意焚烧问题。同时,还动员农户与养殖场合作,采取青贮、黄贮等方式饲料化处理秸秆,以水稻、玉米秸秆作为竹荪等食用菌生长覆料,食用菌长成采摘后,秸秆就地腐化作为有机肥直接还田,形成“秸秆-食用菌-有机肥”的生态循环利用。见此成效,大家都乐在其中。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