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台县依靠科技支撑,以秸秆资源化、产业化利用为主线,趟出一条点草成“金”变废为宝的秸秆产业化利用新路子。
每年5月底6月初的午收,是古店乡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秸秆禁烧成为大家伙儿的“头疼之事”。古店乡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比往年要轻松许多,随着村民的观念逐渐变,全乡每个村都建立了秸秆收储固定点。

通过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古店乡将原来不起眼的小麦秸秆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围绕秸秆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肥料化、能源化五化利用,使得秸秆变废为宝,既保护环境又增加农民收入。
记者了解到,安徽拓胜生物质燃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本土秸杆综合利用的企业,10多名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就业,这家公司年收储秸杆达到3万多吨,生产固化成型燃料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产品销往浙江省和江苏省等地。
“生物质颗粒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硫,环保效益十分明显。相对于电能、燃气等清洁能源,产生同等热量的生物质颗粒燃料价格仅相当于它们的三分之一,价格优势十分突出,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安徽拓胜生物质燃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鲍玉说告诉记者,午收已经完成,收储的秸秆只有1万多吨,今年的秸秆一草难求,现在的收储量只有年产量的三分之一。
一方面秸秆一草难求成了香饽饽,成了抢手货,一方面企业供应不足。古店乡未雨绸缪、多措并举帮助收储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引导鼓励群众全面采取秸秆打捆的低茬收割方式;帮助企业协调秸秆收储场地的设置,统一秸秆市场价格;通盘调配收割、打捆机械,确保秸秆及时清运离田;加强秸秆堆放点的消防督查力度,保障秸秆安全堆放。
今年安徽省出台《安徽省2021年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实施方案》指出,要科学布局全覆盖的秸秆收集转运体系,完善市场化的收储运销网络,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利用模式,加快发展以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推动形成布局合理、产业链条完整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据了解,古店乡共有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5万多亩、秸秆总量5万吨、秸秆可收集量4.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总量4.5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古店乡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企业、专业合作社、经纪人建立秸秆收储站点。
目前,古店乡已构建政府引导+监督,以企业需求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秸秆收储运体系,使秸秆田间收集处理、储存、运输、利用等环节有机衔接,满足秸秆产业化利用的原料需求。古店乡现已建设秸秆标准化收储中心和秸秆临时堆放转运点共2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