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秸秆堆里种蘑菇果菜,回乡创业大学生琢磨出“新农业模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07  浏览次数:1066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香瓜长在盆里,还是依托 " 秸秆三次利用 " 种来出的!这种大家觉得新奇的 " 新农业模式 ",是一位回乡创业大学生琢磨出来的。日前,尚志市东安鸿泰食药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蘑菇、果菜复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种植试验获得了成功。

 

 
钻进闷热的大棚,一股浓郁芳香的味道扑面而来。记者看到,技术人员正在打理瓜秧,瓜秧长在装有泥土的小盆里,已结出了一个个小香瓜。同时跃入眼帘的,还有铺着稻草秸秆的地垄上,一簇簇蘑菇破土而出,朵朵褐顶白茎格外鲜嫩,这就是正茁壮成长的赤松茸。乡亲们正在采收,大棚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里就是在蘑菇和果菜复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的种植试验基地。

 

赤松茸是一种草腐菌,又名大球盖菇,近年来,我省人工培育成功,开始推广应用。大球盖菇可与野生松茸相媲美,富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维生素,口感不错,营养丰富,一投放市场,就受到消费者欢迎。

 

 
东安鸿泰食药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园,位于尚志市长寿乡永庆村境内,园区总面积 35000 平方米,有 600 平方米大棚 50 栋,是秸秆处理三次利用新型现代农业有机科研项目,与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合作,实现蘑菇和果菜复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

 

合作社技术员孙悦说:" 我们合作社打算利用秋季收获后的秸秆种赤松茸,再次利用它进行蔬菜和瓜果种植,让秸秆达到最高效利用,经济作物种植期间是一次利用,种植蘑菇期间是二次利用,种植香瓜等瓜果蔬菜就是三次利用,让秸秆以最高效的方式处理,也能解决焚烧秸秆的污染问题。"

 

 
孙悦 2014 年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参加工作。2018 年 11 月休假回家,他看到母亲为了供他们兄弟俩上大学,脸上多了好些皱纹。每天,看着母亲面朝黄土背朝天干农活的日子,很是心疼。他当即决定放下优越的工作环境,回家帮母亲创业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

 

2020 年,孙悦成立了尚志市中和农业有限公司,作为企业入驻长寿乡永庆村扶贫大棚,协助鸿泰食药用菌合作社开展大球盖菇种植。孙悦研究利用秸秆作为基料进行大球盖菇栽培之后,再次利用出菇后的基料进行香瓜种植并试验成功,为秋季大面积种植打下了基础。

合作社理事长高世玲说:" 合作社今年菇品非常好,已经陆续上市。今年的总产量是 150 万斤左右,每天出菇的产量是 8 千斤到 3 万斤左右,除了供应省内及哈尔滨哈达市场、尚志地区外,还通过电商销售销往广州、上海、北京等一些南方城市。下一步,我们准备再做一些赤松茸酱、赤松茸粉和赤松茸蘑菇酒。如果可以扩大种植规模,将在秸秆的循环利用上找到新路。变废为宝不仅利用了资源,也给周边无法外出打工人员以及农户等提供就业机会。目前,常年在合作社上班的老乡,年收入接近 3 万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