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四川省古蔺县多措并举突破秸秆禁烧难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21  浏览次数:787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现在都不在野外焚烧秸秆了,但堆积在土地里的玉米、红粱、油菜秸秆‘占土’又不能处理,很恼火!”近日,泸州市古蔺县丹桂镇洗马村村民熊章意向四川在线记者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无奈。


像熊章意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古蔺县地处乌蒙山区,绝大多数乡镇(街道)以种植玉米、稻谷、烤烟、赶黄草、高粱等高杆农作物为主。以前,为了方便处理,并且增进土地肥力,焚烧秸秆是村民们“首选”,但现在,村民只能将秸秆堆积起来。

治理秸秆焚烧要治本。一味靠“堵”,不能让农民群众心服口服,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秸秆处理的问题。为此,古蔺县丹桂镇采取疏堵结合的路子,购置两台秸秆粉碎机,在洗马村进行秸秆粉碎试点。

“村民朋友们,请将要粉碎的秸秆堆好,我们挨家挨户的处理。”丹桂镇洗马村村干部用喇叭大声的喊道。在丹桂镇洗马村,一台橘黄色的秸秆粉碎机每天在各村民小组“游走”,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张貌和村组干部们忙碌着粉碎田间地头的玉米秸秆。

“秸秆粉碎机能快速处理干、湿秸秆,可粉碎直径不超过20厘米的枯枝、杂草等,对于粉碎田间的玉米秸秆、红粱秸秆、油菜籽秸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具有几天“实战经验”的张貌高兴地说。

四川在线记者了解到,一亩地的秸秆粉碎费用在20元左右,耗时60-90分钟。目前,机器设备由乡镇出资采购,经过一周时间,现已免费为村民粉碎秸秆约8.5吨,消除林区周边秸秆焚烧风险点2个,村民们非常欢迎。

“粉碎的秸秆粉末全量还田,既解决了焚烧秸秆时带来的火灾风险,也可腐烂成为肥料肥沃土地,实现生态种植,即方便又环保。”张貌说。

虽然洗马村的试点取得成功,但丹桂镇是古蔺县农业种植大镇,每年种植玉米达1万亩,油菜籽1万余亩,红高粱2万余亩,烤烟0.2万亩,稻谷0.5万亩,现有资源还难以全面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面对下一步的举措,丹桂镇也给出初步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丹桂镇将在全镇13个村进行全面推广,采取“政府补贴+农户出资”方式采购秸秆粉碎设备,利用“村组干部+农户”力量,将秸秆“消化”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以“疏”为主,以“堵”为辅。同时,还将以“十户联防”“群众坝坝会”等举措深化“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努力从源头上解决群众关心的急切问题,抓实抓细森林防灭火工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