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江县凯州新城,光大城乡再生能源(中江)有限公司内,粉碎后的秸秆正进入高温高压锅炉燃烧,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实现了生物质能向电能的转化。
“平均每天可消纳秸秆80吨,年输送清洁能源电力2.4亿度。”光大城乡再生能源(中江)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映含介绍,秸秆燃烧后产生的电能会并入国家电网,由国家电网统一调配,这种模式促进了秸秆的绿色生态利用。
除了发电,秸秆还可以用来生产草垫。在中江县辑庆镇永远村的中江县亿鑫成农业有限公司内,工人将秸秆放到草垫制作机床上,经过物理加工后变成了一张张草垫。
“工艺简便、生产成本低,净利润可达15%—20%。”该公司总经理唐宗成介绍,生产加工植物草垫主要以水稻、小麦等秸秆为原材料,再结合无纺布、线材等材料,经过物理加工成型。
植物草垫用途广,市场需求大,可用于建筑工地、易碎物品运输、墙体保温等方面。“特别适合作为钢卷运输过程的支撑物使用,提高运输安全性。”唐宗成说,目前公司年产草垫20万张、产值700万元,年利用秸秆6000吨。
秸秆还田,则可以培肥地力。在辑庆镇尖寨村柑橘芍药产业园区内,小小的柑橘树下,铺满了秸秆。
“丘陵山区的土层薄、肥力低、水分条件差。将水稻、小麦秸秆覆盖在果园中,发挥地膜作用,具有减草、保温、保湿、增肥、增产、增收的作用。”中江县辑庆镇高级农艺师张以锋介绍,全县已推广面积5000余亩,年利用秸秆1.5万吨。
实施秸秆覆盖还田,还减少了除草剂、化肥使用,降低了人工成本,每年可节约生产管理费用70万元。此外,秸秆还能起到“增肥”作用,覆盖秸秆后的柑橘产量可增产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