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记者探查黑龙江田间秸秆焚烧现象(春耕话秸秆之十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15  浏览次数:767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眼下正值农业大省黑龙江备春耕时节。记者采访发现,当地一些农民为了抢抓农时,开始违规露天焚烧秸秆。

8134_600<em></em>x450

        4月11日晚7时,记者驱车行进在黑龙江省宁安市的乡间公路上,不时见到路旁田间泛着火光。在卧龙朝鲜族乡的一处农田,记者“穿越火线”,走进一片正在熊熊燃烧的玉米秸秆地。

记者在焚烧现场看到,地上散落的一些秸秆已被烧成炭黑色,一些正在燃烧的秸秆火势正旺,田间烟雾缭绕,“辣眼睛,呛鼻子”,站了几分钟就感到脸颊、嘴唇、鼻腔有较强不适感。在大风助力下,火势快速蔓延。

在宁安市三陵乡东沟村,记者也发现了3个起火点,烟雾蔓延数百米,非常呛人。田间很多地块留下了过火的黑色印记。

除了宁安市,近期黑龙江省其他地区也存在违规焚烧秸秆问题。4月10日,一列火车行驶至黑龙江省富裕县境内时,因有人焚烧秸秆引发火情,列车一度被迫停止前进。

作为我国重要农业大省,黑龙江省的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秸秆数量庞大,秸秆露天焚烧会造成大气污染。为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省出台了秸秆禁烧规定,在每年秸秆禁烧期内,全省范围内“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并对焚烧秸秆人员进行处罚,对相关县(市、区)进行责任追究。

一边是保护环境的禁令,一边是春耕生产的时令,如今这些躺在田间的秸秆成为农民的一块“心病”。

“去年冬天雨雪多,土地本来就潮湿,加上有秸秆捂着,地里更不透气。眼看着要开始播种了,现在秸秆没法处理、土地不干,心里老着急了。”宁安市海浪镇大牡丹村村民徐波说,“要是再不烧,真要错过农时了。”

为解决秸秆焚烧难题,近年来,东北地区积极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部分地区整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取得不错成效。

但是,“目前各地加工、消纳秸秆能力,落后于每年秸秆的生成量,这在绝大多数农村地区仍是严重困扰农业生产的一大难题。”农工党黑龙江省委会秘书长孔令全说。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孙斌认为,与秸秆“燃料化”“原料化”“饲料化”等利用方式相比,秸秆最好的利用方式是全面实施秸秆还田,有利于保护黑土地。

专家认为,唯有堵疏结合,才能让“火龙”从田间彻底消失。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