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秸秆到底能不能还田,该如何还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04  浏览次数:755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秸秆可以还田,但是需要一些科学的配套方式以及处理方式。一刀切式的进行全面积的秸秆还田,必然会对我国的耕地和农业生产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

秸秆还田和秸秆禁烧在我国执行了也有几年的时间,一些强制性的做法也让一些农民朋友苦不堪言,成本的增加、田间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一些生产的障碍和不良影响,都已经逐渐的体现。为什么在国外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秸秆还田技术在我国却让人诟病呢?

连续的常年还田对土壤和农作物造成不良影响。对于这一点,特别是玉米、水稻这类秸秆生物量较大的农作物表现的最为明显,土壤中残留了大量的秸秆导致土壤过于松散而影响出苗率;秸秆不能有效的腐熟导致秸秆上残留的病菌、虫卵大量的繁殖、扩散也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影响;一些不耐重茬的作物在经过秸秆还田之后,硬茬或者重茬种植之后农作物的减产表现的更加的明显。

秸秆难以有效的腐熟以及种植成本的增加。我国的农业生产以小户型为主,为了满足生活需求而进行常年不间断的种植。尤其是缺少有机质的补充,造成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菌群以及地下生物数量的下降,对秸秆的腐熟有着直接的不良影响;而秸秆还田需要机械的参与,还需要标准更高的整地措施,这对于小户型为主的我国农民来讲的确是一个压力。

虽然说秸秆还田的弊端挺多,但是都是在不科学的秸秆还田方式下以及一刀切的模式作用下形成的。如果可以科学的还田,对土壤和农业生产的优点还是较为明显的。

休耕+秸秆还田。休耕+秸秆还田在欧美农业的发达国家是非常成熟的模式。因为这些国家主要是以农场主的模式在运行,个人管理的土地面积较大。一部分土地进行休耕并不会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农业效益。如果我们可以将休耕和秸秆还田措施相结合的话,会对秸秆还田的效果有着质的促进作用,对土壤肥力的增加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绿肥作物进行还田。相对比来讲,禾本科农作物的秸秆中养分含量是最低的,腐熟的速度也比较慢,主要在于其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过高,影响了秸秆在土壤中的腐熟。但是对于绿肥作物来讲,茎秆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低,其他的有机物成分丰富。这样的秸秆在还田之后的腐熟速度以及改善土质的效果远比禾本科作物要显著的多。

增施微生物菌肥和有机肥。秸秆还田之后秸秆在土壤中腐熟的速度除了与地力有关之外,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微生物菌群的数量、地下生物种群以及土壤生态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中长期的大量施用化肥,对上述的几种因素都有着直接的不利影响。所以,想要提高秸秆的腐熟速度,就要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微生物菌群的数量。所以,秸秆还田之后,适当的施用一些微生物菌肥和有机肥是有一定好处的。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