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湖北省黄冈市是农业大市,农作物种植面积大,畜禽养殖规模大,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产生量大。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安排下,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保护先优、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成绩突出
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办公室于2015年5月8日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冈市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及综合利用方案>的通知》(黄政办发[2015]19号),湖北省人大副主任、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高度重视秸秆露天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先后多次就秸秆露天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和作出重要批示。自2015年开始,市政府每年分别在夏收和秋收之前召开全市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推进会。2018年市委、市政府将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及综合利用列为雷霆行动十大专项整治任务之一,2019年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黄冈市秸秆露天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对秸秆露天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
二是 “五化”综合利用全面推进。市农业农村局制订印发了《黄冈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模式》手册,全市以农机收割秸秆粉碎还田肥料化利用为主导的秸秆“五化”综合利用全面开展,形成了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模式22种,包括机收秸秆粉碎还田、秸秆与畜禽粪便混合养殖蚯蚓生产有机肥、秸秆直燃发电、秸秆生产生物质颗粒、秸秆“三贮一化”饲料喂养草食牲畜、、秸秆袋料栽培食用菌等。如能源化利用企业蕲春凯迪绿色能源开发公司每年转化利用农林废弃物28万吨,其中秸秆9万吨;罗田县沃岭养牛场利用秸秆饲料喂养肉牛,每年利用秸秆2-3万吨;湖北田申甲生物科技公司利用秸秆与畜禽粪便养殖蚯蚓生产有机肥,每年利用秸秆2万余吨。
三是积极落实秸秆综合利用扶持政策。2019年,各县市区政府和财政部门把落实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政策作为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要抓手,浠水县政府一是组织自然资源、税务、电力部门制定落实一村一台小型秸秆粉碎机,机收秸秆切碎还田作业每亩补贴10元等政策;黄梅县政府对购置秸秆打捆机每台最高补贴20万元,对秸秆收贮网点按收贮利用量每吨10元进行补贴;武穴市政府对新建4个收贮网点,每个点补贴30万元;红安县政府对全县利用量达到50吨以上的企业和6个秸秆收贮网点,按实际秸秆收贮利用量每吨100元进行补贴。
四是秸秆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以来,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逐步提高,2015年综合利用率82.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到2019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了95.43%,对比2015年提高了12.83%,全市共引进或培育年利用秸秆5000吨以上市场主体54个,建设秸秆收贮运网点68个,农机收割粉碎还田400多万亩。全市整体实施“五化一体系”项目,中央投资867万元,共扶持企业21家,收贮网点14个,增加收贮能力4.7万吨,增加综合利用产能6.9万吨。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成效显著
一是严格畜禽养殖禁养区管控。全市已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275个,面积共2996.85平方公里,2016年以来,全市全面实施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关停转迁,全市共关停规模化畜禽养殖场817家,规模以下养殖场1030家,并组织经常性的禁养区执法巡查,严防禁养区反弹复养。
二是全面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全市11个县市区全面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项目总投资8亿余元。目前,有9个项目县已经获农业农村部验收通过,2个项目县已基本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三是总结推广了农牧结合、种养循环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推广了畜—沼—菜、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生产商品有机肥、蚯蚓过腹处理生产有机肥、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种植食用菌、畜禽粪便与农作物秸秆混合堆沤农家肥、人工湿地处理利用、畜禽粪便与秸秆混合沼化生产沼气提纯天然气等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推进全量收集、全面资源化利用。
四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取得了良好成效。2019年全市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了78.09%,超省定目标6.09个百分点,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了85.16%,大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在室了100%,病死生猪实现了全收集、全处理、全覆盖。
探索了农膜、农药包装等废弃物回收无害化处理经验。
目前,全省以至全国农膜、农药包装等废弃物回收无害化处理工作正在启动推进,我市近几年开展了积极探索。
一是制订印发了工作方案。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研究制订了《黄冈市农膜回收工作方案》,并印发到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分解下达了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强化属地管理,将农膜回收处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积极开展示范。武穴市农业农村局从2018年开始,在石佛寺镇开展农药包装等废弃物回收无害化处理示范,建立村组分类回收点,县级组织转运和无害化处理;龙感湖洋湖滩生产队结合村庄保洁,聘请第三方机构保洁服务人员签订村庄保洁合同,将农业废弃物清收纳入村庄保洁合同约定事项,由第三方组织对村庄和田园农业废弃物全面清收,确保田园和村庄农业废弃物零存量。
三是大力推广使用地膜和农药新产品。严格执行国家新标准,严禁销售和使用0.010mm规格以下标准的地膜产品,示范推广可降解地膜产品,推广使用拉伸强度大,断裂伸长率低,易回收的农膜和地膜产品,有效防控土壤白色污染。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推广应用可降解、易回收的农药袋、瓶包装产品,减少农药包装物残留污染。
四是推进农业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按照“谁使用谁交回、市场主体主导、地方财政扶持”的原则,积极推进农药包装等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2019年全市已结合村庄垃圾整治,建立村庄农业废弃物分类回收点1736个,回收农膜、农药包装等废弃物7245吨。
下一步,该市坚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续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理念,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机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变废为宝,推进资源化利用,将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转化为宝贵的农业资源,促农业农村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进以农机收割秸秆切碎还田为主的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综合利用,确保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积极争取扶持政策,倾斜支持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和秸秆收贮运网点建设,增加秸秆综合利用量,提高综合利用效益,建立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格局。
二是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进度,提高项目质量水平。大力推广农牧结合、种养循环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力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
三是积极开展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开展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示范,结合村庄垃圾整治,建立村组农业废弃物分类收集点,组织开展村庄、田园农业废弃物全面清收,力争农膜、农药包装等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