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河南省汝南县:多途径把秸秆变废为宝成为“香饽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29  浏览次数:712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近年来,河南省汝南县张楼镇每年都在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的宣传上下功夫,村民们的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也明显提高了,之前是“不敢烧”“不愿烧”到现在的“舍不得烧”。这样的转变就归功于张楼镇采取的多条途径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实施。

近年来,张楼镇在坚持全面“禁烧”的同时,更注重在“变废为宝”上做文章,通过疏堵结合,走出了一条“机械还田一批、企业收购一批、发展养殖消化一批”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在秋收工作安排过程中,张楼镇不仅开会强调而且深入各村督促全村设施的配备旋耕机,收割机械,秸秆粉碎装置,喷灌机等,确保秸秆还田作业质量和效率。

除了秸秆还田外,张楼镇鼓励养殖企业积极推进秸秆回收利用工作。该镇建立收储体系,根据地理位置将全镇划分为7个片区,在每个片区设置秸秆回收中转场所。同时,该镇引导各村与秸秆回收企业签订购销协议,由合作社统一组织收割机下田收割收储,为农户减轻负担的同时也让他们增收。


张楼镇黄庄村养殖户黄丽家的收购点,她和村里的几家养殖户联合收购花生秸秆,她说,每年她自己家就得收购四百吨秸秆。她们以每亩30元的价格收购花生秸秆,这样她不仅备好饲料而且还可以创收。她们利用收购秸秆的机会,也接受订单,她们把花生秸秆销售到新疆、内蒙古等地。

像黄丽这样的收购点就有近十处,这样不仅保障了本地的养殖需求而且还将秸秆远销外地使得原本废弃的秸秆变成燃料、有机肥等,实现秸秆回收利用的“多元化”。

针对秸秆回收价格随季节波动的现象,对于地势偏远、收购困难的村组,张楼镇引导各村将秸秆以户为单位先行制成草垛,由村委会对接秸秆企业延期收购,争取秸秆回收效益最大化。

原来的废弃物变成了增收的香饽饽,老百姓再也没有点火事件发生,这样不仅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为有机肥提供原材料。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