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收完了玉米等秋季作物,农民都会马不停蹄地平整土地,准备播种下一季作物。在播种之前,农民有一个问题必须要处理,那就是秸秆如何处理。其实,严格地说,这几年来,秸秆处理可以说不算是个问题,因为农民几乎没有选择,只能选择秸秆还田。
每年的夏收、秋收期间,各地都大力推行秸秆还田,严厉打击秸秆焚烧。在村子里,每个路口几乎都能见到专门的禁烧监督点,村里村外的路边、墙上,到处都能见到禁烧秸秆的宣传标语。秸秆不能烧,又几乎没有人回收,留给农民的选择,似乎只剩下了秸秆还田。还有不少专家介绍说,秸秆还田好处多多,希望农民都积极参与。
但是,近年来,在农村,关于禁烧秸秆、推行秸秆还田,却有了越来越多的争议,有不少农民都想要适当允许秸秆焚烧,而不是现在一刀切地推行秸秆还田。为啥有这样的要求呢?原因就在于,一些种地经验丰富的农民发现,在秸秆还田推行多年以后,其弊端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01病虫害增加
秸秆粉碎还田,无法杀灭秸秆中存在的病菌和虫卵,反而让这些病菌、虫卵进入土壤中,让它们能在土壤中躲过冬季低温,顺利越冬。常年秸秆还田,让土壤中的病菌越积越多,害虫虫卵也年年都有,这就导致作物的病虫害逐年严重,农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农药。例如,研究已经表明,小麦、水稻等作物的秸秆还田,为纹枯病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纹枯病的流行。除此之外,近年来,玉米草地螟害虫在东北等地多发,也跟秸秆还田有关。而焚烧秸秆,高温会杀灭秸秆中的病菌和虫卵,不会导致其在土壤中越积越多,病虫害较轻。
02播种质量差,出苗不齐
秸秆粉碎后进入土壤,有一个逐渐腐熟分解的过程,但比较慢,这个过程还会与作物争夺营养元素氮,不利于农作物壮苗。腐熟过程还会影响氧进入土壤,导致作物根部缺氧,从而出现生长不旺甚至死苗。不仅如此,如果播种后种子落在碎秸秆上,跟土壤直接接触少,也会影响其生根发芽,从而导致出苗不齐。这种现象在东北地区比较常见,因为东北地区气温低,土壤中的秸秆腐熟分解慢,农民播种前不得不花费时间多次清理。
03成本增加
秸秆还田是有成本的,在笔者老家,用收割机收玉米时,带秸秆还田的收割机,比不需要粉碎还田的,每亩地要贵20块钱左右,这可以算做秸秆还田的成本。每亩地20块钱看着不多,但家里有七八亩地的就是一二百块,而焚烧秸秆呢?几乎是零成本,一个打火机就可以了。
04肥力释放有限
秸秆还田的确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秸秆的自然腐熟、分解。很多地方,由于温度不足,埋入土壤中的秸秆,并不能完全腐熟,其中的营养成分不能完全补充到土壤之中。而焚烧秸秆留下的秸秆灰,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肥料,土地吸收也更快。
秸秆粉碎还田当然是有好处的,比如说污染少等。但是,就目前而言,经过连续多年的秸秆还田,其弊端愈加明显。因此,麦收、秋收时,每年都有农民“顶风”烧秸秆,屡禁不止,也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