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山东省成武县农作物秸秆发电成效显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26  浏览次数:680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如何将秸秆综合利用,减少污染,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大田集镇在进一步加大禁止秸秆焚烧力度的同时,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变“堵”为“疏”,实现了秸秆综合利用,减少了秸秆燃烧带来的污染。
               timg (18)


      在菏泽鲁华华成生物电力有限公司的标准化秸秆收储区,前来售卖秸秆的群众络绎不绝,十几辆大货车在储料场外排成一行,等待入场卸货。


张德方是大田集镇大张庄村村民,麦收后他把秸秆打包拉到了这里进行售卖,看着曾经毫无用处的秸秆变成了收益,他非常高兴。

他说:“以前这秸秆在地里都是废品,没人要,现在都变废为宝了。一开始就倒到地里,倒到沟里面,污染环境。自从有了咱电厂以后,咱拉到电厂里边可以换钱,一车都卖个六七百块钱。我自己种了有六七亩小麦,出一吨左右(秸秆)。其余的我把这周围的这些老百姓的其余的秸秆又收回来。我又跟他一块给卖了,现在已经都变废为宝,这老百姓都非常喜欢。”


菏泽鲁华华成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于2017年正式运行投产。该项目主要以麦秸、蒜皮、棉花秸秆、杂木枝等生物质废弃物作为原料,采用先进的高温热解技术,通过高温烟气对生物质间接加热,热解生成高热值清洁生物质电,年发电量可达2亿千瓦时。


作为我县的农业大镇,大田集镇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以往废弃的秸秆始终困扰着农民,扔在地里庄稼难以播种,就地点燃不仅污染环境还要被罚款。菏泽鲁华华成生物电力有限公司的投产运营不仅提高了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也为村民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我从2017年入的厂子,具体负责开铲车,卸来的料,少的时候一天三四十车四五十车,多的时候一天六七十车七八十车,都不匀。然后家里种着地呢,种10来亩地,平常也有时间把农活干完,再来厂里面,时间还可以。一个月能拿三千块钱,一年能拿三四万块钱。”大田集镇西姚楼村的铲车工姚明鹏说。


“我们人员这一块,目前来说我们电厂一共是110人,这110人全部来自我们这个基本上都来自成武县城。我们人员就业90%是菏泽本地的,只有10%的比例是离开菏泽市外面的人员。这个有效的解决了我们当地人员就业问题,能够给咱当地政府解决很大的困难。”菏泽鲁华华成生物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肖连法说。


在菏泽鲁华华成生物电力有限公司总控室可以看到,一条条传输带正运输着秸秆、碎木等农林废弃物。经过高温压缩后,生产出来的新能源摒弃了煤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能效也有所提高,实现环保、清洁、绿色、高效的目标。


肖连法说:“通过我们这里我们这个生物质电厂来说,它是一个环保型零排放的企业。这样来说有效的缓解了当地的环保这方面。同时呢,也为我们当地的碳减排这一块做出很大的贡献。同时我们生物质电厂能够提供大量的热源,能够有效的给我们当地这个临港工业园区,田集镇等等吧。能够为这些地方提供有效的热力资源。同时也是一个民生工程,我们下一步还要进行一个冬季民生取暖的问题这个工作,开展这个工作之后能够使我们这个生物质真正的起到变废为宝的作用。”


目前,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秸秆能源利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煤改秸秆能源成为新的趋势。随着国家秸秆清洁能源产业的不断壮大,产业也将进行结构优化、提质增效,成为新的农村绿色经济增长点。

肖连法告诉记者,公司一年的效益大概在2000万元以上,完全是利用农业废弃物来进行发电,秸秆每年的使用量达30余吨,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收入达到了9000万左右,有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