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秸秆补贴 » 正文

安徽省休宁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奖补资金管理办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12  浏览次数:602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现将安徽省休宁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转发如下,供全国秸秆行业参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要求,规范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奖补资金(以下简称奖补资金)管理,明确资金使用范围,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禁烧奖补办法》(财建〔2014〕584号)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来源于上级财政奖补资金、县财政年度预算安排的配套资金以及其它有关资金。
  
第二章    部门职责与分工
   
  第三条  奖补资金由县财政局筹集与监管,承担资金监管的主体责任。
  县财政局主要负责奖补资金年度预算安排,会同相关部门审核奖补资金使用并拨付,对奖补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管理。
  乡镇、发改、环保、农业部门承担资金使用的主体责任。
县农委主要负责秸秆粉碎还田综合利用和实施秸秆基料化利用,秸秆制气、秸秆成型燃料等能源化利用,秸秆高温堆肥等综合利用项目,做好考核奖补和绩效管理工作。
  县农机局主要负责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以下简称秸秆还田作业)补贴和绩效管理工作。
县畜牧局主要负责秸秆饲料化利用项目的考核奖补和绩效管理工作。
县审计局承担审计监督的主体责任。
 
第三章    奖补资金用途
   
第四条  专项资金按照“谁利用,谁转化,谁得奖补”的原则,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玉米、油菜、水稻、菊花秸秆机械化还田,购置秸秆粉碎机械、打捆利用机械、免耕开沟机械等补助;
(二)秸秆还田高产示范片推广;
(三)秸秆饲料化、基料化和肥料化利用;
(四)秸秆沼气技术推广及秸秆气化工程技术研发和试点推广;
(五)秸秆成型燃料生产和炉具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机具研发以及综合利用技术推广;
(六)秸秆生物质及能源化利用,秸秆工业化原料化利用;
(七)秸秆归集收储体系建设等;
(八)县级配套奖补资金可用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考核奖励。
   
第四章    奖补资金拨付及使用
  
第五条  根据当年县政府确定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各职能部门制定年度实施方案,报政府审定。负责在规定时间内将奖补资金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报县财政局备案。强化项目建设管理,督促项目单位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及时组织竣工验收。
第六条 各职能部门要对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督促申报对象按奖补类别提供相关证据资料;凡违规焚烧秸秆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申报享受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奖补资金。
第七条   县财政局根据项目验收情况,经县政府分管领导鉴定后,及时拨付奖补资金。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第八条 奖补资金必须专款专用,省以上奖补资金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办公经费、交通工具和办公设备购置等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无关的支出,不得以任何理由骗取、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确保资金规范、有效使用。
 
第五章    奖补资金监督检查和绩效管理
 
  第九条  县有关职能部门在奖补资金使用管理方面要接受审计、纪检等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条 县财政部门会同环保、农委、农机等部门每年对奖补资金使用情况开展年度绩效自评,并将结果报市环保、市农委、市财政备案。
第十一条 县财政部门会同县环保、农委、农机等部门对奖补资金使用及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开展年度绩效评价,必要时委托中介机构,开展第三方评价。
  第十二条  对奖补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截留、挪用等现象,未经批准变更资金使用对象及范围的,一经查实,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由县有关部门收回资金;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县财政局、县农委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