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我区对秸秆较普遍的物理处理方法为机械加工压块或制粒法。压块是将切碎的粗饲料或补充饲料,用压块机压制成具有一定尺寸的块状饲料(也称砖型饲料)。制粒是将粉状饲料经(或不经)水蒸汽调制,在制粒机内将其挤压,使其通过压模的压孔,再经切割、冷却干燥、破碎和分级,最后制成满足一定质量要求的颗粒成品。

这两种方法能较好的提高采食量,减少饲喂中的浪费。目前,玉米秸秆作为优先利用的秸秆饲料,其消化率和粗蛋白含量均高于稻草和麦秸。近年来,随着铡草机、揉丝机和粉碎机的大量应用,为玉米秸秆的制粒和压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秸秆收获与贮存。在宁夏,10月份收获玉米时,玉米秸秆整株含水率在50%~60%,可采用联合收割机一次性收割,直接铡短、装入草车后运回饲料厂;11月以后,收获后的玉米秸秆叶片基本变黄,整株含水率在25%~35%,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收割后在田间堆成小垛,继续风干,等水分含量低于20%后装车运走;也可待玉米秸秆含水率基本上低于20%,打捆后运走。打捆秸秆因容积大,相对散垛秸秆易于保管,能长期堆放,随时利用。
2.揉搓。通过利用揉丝机,将粗硬的秸秆加工成没有硬节的不同长短细丝。
3.铡短或粉碎。压制块状秸秆饲料时把揉丝后的干草、秸秆用铡草机铡短,长短以牛饲喂5~8厘米、羊饲喂3~5厘米为宜;制粒时将揉丝后的干草、秸秆经直径3毫米筛孔的粉碎机粉碎成粉。
粉碎后的秸秆也可直接饲喂家畜,秸秆经粉碎后饲料表面积增加,从而增加了消化液与饲料的接触面,提高饲料消化率。秸秆粉碎后再与精饲料混合饲喂,可增加采食量,并能提高消化率。但是,长粗饲料可维持瘤胃内容物结构层,刺激瘤胃蠕动、反刍和唾液分泌,因此,日粮中至少应有1/3的长粗饲料(2~5厘米)。
4.添加调质。在铡短或粉碎的秸秆中加入一定量的膨润土作为黏合剂,以利于压块饲料和颗粒饲料成型。根据秸秆实际水分,添加一定量的成型所需水分,使日粮含水量达到22%左右。
5.压块、制粒。通过成型机生产秸秆压块、颗粒饲料,羊用颗粒料直径4~6毫米,牛用颗粒料直径6~8毫米。经加工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块状饲料长、宽规格分别为30毫米、30毫米,厚为20~100毫米,密度达0.6~0.8克/立方厘米。压块制粒后的秸秆饲料含水量±14%时,可以安全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