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同时也是宝贵的可再生资源。秸秆,除了焚烧还有没有其他的处理方式?本期专刊,我们就来说说秸秆的综合利用,再看看其他国家是如何处理农作物秸秆的。
秸秆焚烧危害多
1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一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三倍。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2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人身安全。
3引发火灾。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导致“火烧连营”,一旦引发麦田大火,往往很难控制,造成经济损失。尤其是在山林附近,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方式
1饲料化利用
推广秸秆青贮、微贮、氨化等技术,加快发展奶牛、肉牛(羊)等食草类畜牧产业发展。推行统收、统贮、集中供料、分户使用模式,推进秸秆饲料专业化生产和商品化利用,扶持发展秸秆饲料专业化生产企业。
2还田利用
推广秸秆机械还田和灭茬还田等技术,改良土壤结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大力支持秸秆腐熟剂研发和产业化生产项目,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农民秸秆深翻还田负担。
3基料化利用
发展平菇、金针菇、袖珍菇等以秸秆为主要基料的食用菌生产,推进秸秆的转化和再利用。
4能源化利用
建设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发展与之相配套的秸秆收运和初加工企业,培育形成秸秆收集、贮运、销售、利用产业体系,提高秸秆收集率与利用率,使秸秆发电工程成为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渠道;综合乡村环境整治,积极利用秸秆生物气化(沼气)、热解气化、固化成型、炭化、秸秆直燃节能技术等,发展生物质能,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5原料化利用
鼓励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生产以秸秆为原料的非木纸浆,引导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人造板材、包装材料、餐具、秸秆手工艺品等产品生产,减少木材使用。
他山之石
1巧将秸秆变身工艺品
在国外,用稻草秸秆做景观造型,既富有创意又环保美观,很多国家都设立了稻草节、稻草艺术节,已成为一种流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国外的农民是如何在收获后的秸秆身上做足文章的吧!
●日本:巨型稻草雕塑艺术节
在新泻,人们为了庆祝水稻的丰收,把水稻收割留下的大量秸秆风干后,创造性地建成巨大的稻草雕塑,在当地的“稻草艺术节”上展出,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去观赏。
稻草雕塑实际上很像搭建起来的茅草屋顶,不同的是用稻草作为原料,把它们固定在框架上,创造出巨大的各式各样的雕塑。但要把这些雕塑全部竖立起来,需要惊人的努力。
●英国:农民用稻草建5.5米高泰迪熊
英国格罗斯特郡的一位农民曾在当地用稻草建造了一个高约5.5米的泰迪熊。这个高约5.5米的巨大泰迪熊总共使用了1吨多的稻草。泰迪熊的到来自然吸引了不少小朋友与其拍照。
●法国:“稻草人节”与浪漫设计
当时尚之都巴黎遇到稻草,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在法国巴黎,每年4月底都会举行为期3个月的稻草人节,每一届都将邀请一名知名人士为稻草人设计服装及造型,堪称艺术品。节日期间,在世界之窗将可感受法国稻草人节的节日气氛,聪明可爱的小生、如花似玉的美女、全身包裹的马车、拉小提琴的音乐家、头顶南瓜的小帅哥、翩翩起舞的恋人等等摆出各种各样的姿态,栩栩如生,有的可爱优雅,有的滑稽幽默,你将见证一场隆重的稻草人狂欢舞会。
第一届稻草人节于2003年4月23日在法国巴黎开幕,当时,大约20个稻草人在花园中展览3个月。第一届邀请的是时尚设计师玛丽·梅西耶。节日当天,20个左右的稻草人身着时尚设计师设计的奇特新潮的礼服,在花园中吸引着游客的眼球。
法国的稻草人节将传统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无疑为法国又增添一大亮点。
●丹麦:秸秆串起“黄金圈”
丹麦是世界上首先使用秸秆发电的国家。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以南的阿维多发电厂建于上世纪90年代,被誉为全球效率最高、最环保的热电联供电厂之一。阿维多电厂每年燃烧15万吨秸秆,可满足几十万用户的供热和用电需求。和煤、油、天然气相比,秸秆成本低、污染少,是电厂认为最划算的燃料。此外,秸秆燃烧后的草木灰还可以无偿地返还给农民作为肥料。使用秸秆发电,电厂降低了原料的成本,百姓享受了便宜的电价,环境受到保护,新能源得以开发,同时还使农民增加了收入,串联起了一个“黄金圈”。
2秸秆有了“好归宿”
在美国,秸秆的去处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被动物吃掉
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能量充足,经过氨水或氢氧化钠处理后会变得更好消化,是牛、羊等反刍动物很喜欢的粗粮。美国养牛养羊的人会出钱购买打碎的秸秆来做饲料。美国的秸秆产量极其巨大,但也不会供过于求。要知道,牛肉和奶制品在美国人饮食中的比例较高,可想而知,美国对牛饲料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另外,圈里养的猪、田野里跑的鹿、天上飞的乌鸦和其他一些鸟,也都喜欢啄两口秸秆换换口味。
第二,在田里堆肥
“伺候”了一年庄稼,土地消耗的养分很大,而秸秆可以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防止土壤侵蚀,促进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的增加,还能少用化肥。所以,美国农民通常把秸秆收割、打碎后埋进土壤,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养料,给来年农事做好准备。
第三,当家庭饰品和建材
美国人喜欢用玉米的秸秆做家门前的秋季装饰,每年10月底的万圣节、11月底的感恩节,玉米秸秆、南瓜、菊花、葫芦等,都是制作装饰物的常见原材料。美国有不少推销玉米秸秆的网站,每捆售价在2到20美元之间,直接当装饰品卖的也很多,不过价格相应较高——几十美元到几百美元,可见市场不小。
成捆的秸秆经过高强度挤压后,还可以当作房屋墙壁内的填充物,保温隔热效果很不错;还有些艺术家,用玉米秆制作了各种工艺品,如稻草人、雕花、绘画等等,很是精巧别致。
第四,变身绿色燃料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已经有化学和生物工程科学家,正在研发如何以较低的成本,用玉米秸秆等原料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制成生物乙醇。
秸秆是什么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他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所以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资源。此外,秸秆也是一种粗饲料,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30%-40%),并含有木质素等,木质素纤维素能被反刍动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