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农业部肯定江苏南通秸秆“五化”利用工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05  浏览次数:646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近年来,农作物秸秆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总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而南通市是农业大市,农业生产水平高,秸秆产生量大,常年主要农作物秸秆450万吨左右。

  根据农业部科教司《关于开展县域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模式调研的通知》要求,参与调研的省份选出2个以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重视程度高、代表性强、措施有力、政策到位、成效较好的县域进行典型模式调研。江苏省3个县域接受2月26日至3月2日农业部调研组的调研,分别为:海门市、海安县、灌南县。

  2月27日晚,农业部调研组到达海安。28日一早就举行座谈会,下午调研组实地调研了南通绿源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南莫收储点、公司总部,海安坤玄秸秆专业合作社和佳力士添加剂(海安)有限公司的秸秆收储加工和秸秆烧锅炉现场运营情况。调研组通过调研对海安秸秆“五化”利用全面开花、收储运加服转体系健全、能源化(燃料化)特色利用表示肯定。3月1日,农业部调研组在海门开展座谈会,研讨“油菜秸秆饲料化研究课题”。下午,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开发区助农秸秆利用点、三厂金盛养羊场、悦来富诚秸秆利用点等油菜秸秆利用企业现场,听取了相关经验介绍和建议,认为海门市积极探索油菜秸秆的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运用,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显著效益,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秸秆综合利用新路。

  早在2016年,南通市省认定秸秆综合利用率就达到90.48%。今年据各地初步统计,农作物秸秆总量412.41万吨,利用量389.93万吨,综合利用率94.55%。

  达到如此高的综合利用率,主要因为:一是实施奖补施策,综合利用势头向好。2010年南通市启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以来,市县两级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17年,省、市、县三级财政共投入资金8351万元用于秸秆还田和秸秆收储补贴、收储站点建设和购置机械设备奖补;国家、省级安排购机补贴资金10570万元。

  二是依托产业发展,利用水平逐步提高。海门、如皋、如东等地积极拓展秸秆利用领域和市场,秸秆产品市场前景向好。着力促进秸秆饲料化利用,通过秸秆氨化、碎化等技术,加工成颗粒饲料等作为羊、牛饲料。

  三是突出主体带动,收储体系显现雏形。重点引导农机合作社、秸秆利用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装备优势、资本优势、市场优势开展秸秆收储,建立秸秆收储点,形成了农户或合作社-收储点-加工企业,合作社(收储点)-加工企业,农户-收储点等收储模式。

  在未来,南通将以培育壮大秸秆利用龙头带动企业,提升秸秆产业化水平为主,坚持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并重,统筹安排就地还田与离田收储利用的合理比例,将机械化还田比重控制在50%左右,离田收储利用比例逐步扩大至45%以上,建立完善的收储利用体系,到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4%,到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