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两会进行时】 浙江省人大代表冯泽宝建议秸秆全量还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01  浏览次数:1015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浙江省人大代表、义乌市宝丰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泽宝是一位种粮大户,他的话题离不开“三农”。从秸秆还田到跨省种粮,冯泽宝代表谈起这些激情四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我觉得当个农民很有奔头!”

   

    这次参会,冯泽宝代表带来了好几份建议,有自己牵头的,也有和别的代表联合提出的。秸秆还田是冯泽宝代表多年来一直挂在心头的一件事情。“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秸秆处理大多采取一烧了之的办法,秸秆不仅用处越来越少,而且处理的成本还比较高。”他也发现,虽然有关部门提出了不少解决的办法,但缺乏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和具体性,一般以奖惩为主要手段,没人去做秸秆利用的组织、协调和转化。“只堵不疏,收效不大。”因此他建议,加大推广机器化秸秆还田。

    说着,冯泽宝代表拿出一份打印好的建议,一边翻阅一边告诉记者,“秸秆要科学合理处置,除了那些因为施肥不当导致重金属超标的以外,其他的最好都能还田。”

    冯泽宝代表告诉记者,自己种粮近二十年,也经历了艰苦的创业过程。上世纪90年代末,冯泽宝代表就开始“小打小闹”承包了一些土地,种起了东北大米,随着规模化种植水平的提升,2002年顺利通过无公害富硒大米认证。认证后,当年五六百亩的大米被抢购一空。

    政府报告中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冯泽宝代表越来越感到,当个农民正变得越来越有前途。作为义乌市宝丰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冯泽宝代表对报告中提出的“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深有体会,有了专业合作社作为依托,可以统筹土地流转。“像我这样种粮食的,规模效应还是很明显,但初期也非常艰苦,赚钱也不容易,有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好多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