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吉林探索秸秆利用促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01  浏览次数:605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10月29日讯 近年来,吉林省各地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可持续利用方法,变废为宝,破解秸秆燃烧破坏环境难题。

     u=526115853,400797510&fm=23&gp=0

   松原套浩太乡查干吐莫农民隋大军正在用收割机收玉米,但是他收玉米和别人有所不同,他是把玉米秸秆和玉米棒直接粉碎再一起,然后再运往家里。“我这个是做青储(饲料)用的,是专用机械,这个连秸秆和玉米(棒)一起粉碎了,粉成这样了,连玉米再有秸秆都在一起了。”

  隋大军把粉碎好的饲料存放到事先准备好的发酵池中,粉碎好的饲料在拌上适量的食盐和水后,再压实,排出空气,盖上塑料。经过一段时间后,发酵好的饲料,就可以让牲畜在冬天里也能

  享受到夏天的绿意、入秋的草香:“应该还是划算的,因为现在羊价也挺好,羊膘就上来了,下的羔子,产的崽,它的质量就好了。”

  而且,饲喂青储饲料,变散养喂圈养,可以减少牲畜对草原的破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粪便了,咱们清出来放到一堆。然后发酵成有机肥料,再还田,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活力。”

  随着秋收接近尾声,通化县英额布村正元秸秆专业合作社开始忙碌起来,同时,武永珍也解决了自己处理秸秆的难题。“把那个秸秆都回收给他们了,俺们就什么也不用管了,现在地里也不用烧了。”

  通化县积极探索剩余秸秆新出路,据英额布村村主任崔金明介绍,仅英额布一个村年可消耗秸秆6000吨。“把秸秆进行两项加工,一个是饲料加工,一个是燃料加工,加工完的成品,一个是咱们本地有一个养牛基地,燃料是销到梅河,用来发电,不仅仅是见经济效益,间接的重要的是取得环保效益。”

  在四平市梨树县华东秸秆饲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玉米秸秆被粉碎、打捆、吊装。公司负责人丁长明说,每年加工玉米秸秆一万两千多吨,辐射周边十公里内的村屯。“现在玉米秸秆饲料这块,主要销售东北三省,加内蒙,主要内蒙的通辽伊利和蒙牛奶牛基地。”

  梨树县双河乡刘家屯村的刘臣把自家地里的玉米秸秆送到这里,可以卖个好价钱。”“一车能卖一百块钱,一冬也就整个五千六千的。 ”

  秋收之后,秸秆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会影响下一年的耕种。四平市梨树县双河乡乡长许多说,通过进行秸秆可持续利用,促进了生态畜牧的良性循环。“通过农作物种植到秸秆压缩饲料,到畜牧业养殖,到有机肥,再到农作物种植,实现了这种良性的循环。”

  往年秋收后,蛟河市的冯良习惯将秸秆直接堆放在田地里:“基本上都是能垛屯边就都垛在屯边,能不往屯里垛都不往屯里垛,都是现烧现拉。”

  眼下,随着秸秆再利用的兴起,冯良将躺在地里睡觉的玉米秸秆卖到电厂进行发电。蛟河市凯迪发电厂燃料部总经理张毅:“我们这双机组开起来的话,一年要55万吨燃料。除了我们做燃料之外,还可以做其他的机料化、饲料化等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