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秸秆,大家都不陌生,秸秆主要是指农作物成熟脱粒后剩下的茎叶部分。以前,我们经常看到秸秆被晒干储藏,或用作柴火,或编成篮子筐子,或喂养牲畜等。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电、天然气的普及,农村对秸秆的需求越来越少,农田中剩下大量秸秆,为图省事,农民索性一把火烧之了事。秸秆焚烧百害而无一利,不仅污染空气,更造成资源浪费。本期《委员关注》就秸秆综合利用问题邀请委员嘉宾建言献策。
【秸秆焚烧危害】
污染空气,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土壤板结影响耕地质量
滨州是农业大市,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400万亩左右,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约560万吨,秸秆产量大,利用和禁烧任务十分繁重。
特邀嘉宾、市农机局副调研员孟令国
焚烧秸秆时浓烟滚滚、灰尘飞扬,隔着很远就能闻到呛鼻的味道。“露天焚烧不仅污染空气,危害周围人群的身体健康,对地区的形象也造成很大破坏。同时,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导致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变小,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在机场附近焚烧还影响飞机起降,造成航班延误,甚至危害航空安全。”特邀嘉宾孟令国说,焚烧秸秆时一般恰逢农作物成熟时,天干物燥,风一吹极易点燃附近农作物和易燃物,引发火灾,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孟令国说,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很多群众认为秸秆焚烧后的草木灰是一种肥料,能够培肥地力,事实上恰恰相反,在田间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破坏土壤生物系统的平衡,改变土壤的物理性状,造成土壤板结,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不但不能培肥地力,而且还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我市治理成效】
全面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社会氛围已初步形成
据2016年省有关部门统计,我市秸秆焚烧现象较为严重。为此,滨州采取了哪些措施?治理效果如何?
嘉宾孟令国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工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为实现“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目标,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加大宣传引导,使秸秆禁烧工作家喻户晓。二是严格落实责任,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第一责任人,并逐级将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到地块,做到措施、奖惩等“五到位”。三是实行巡查执法,通过卫星遥感和地面人员巡查等方式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四是实行奖惩机制,每发现一处着火点,按照重点禁烧区和其他区域,分别由县(区)财政向市财政缴纳3万元或1万元罚款;全年未出现秸秆焚烧着火点的县(区),市财政奖励10万元。五是强化督导考核,以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依托,成立了10个督导组,对所包县(区)分片督导、随机抽查。
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秸秆禁烧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去年秋季,全市被卫星遥感监测发现并查实1处秸秆焚烧火点,比2015年秋季的42处减少41处。今年,我市把秸秆禁烧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百日会战”的重要内容,夏季我市没有发现人为露天焚烧秸秆现象,全面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社会氛围已初步形成。
【秸秆有何用处】
做肥料、做饲料、做能源、做原料、做基料等,只要利用好,浑身是个宝
邹平县依林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将大量秸秆制成生态肥,为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典型
秸秆利用带来的直接效益不明显,农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省钱又省心地处理掉,这些被一把火了之的“宝贝”到底有哪些用处呢?
市政协委员、中裕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军
市政协委员张志军说,将秸秆变废为宝,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利用:一是将秸秆转化成有机肥,主要有三种办法:秸秆精细化还田,在普通还田的基础上,使用粉碎机粉碎后还田;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在秸秆上喷施腐熟剂后还田,这样可以加快秸秆腐熟速度,达到增肥地力的目的;秸秆地头堆沤,将秸秆转化为有机肥,达到养地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效果。二是将秸秆作为饲料,中裕麦业正在与山农大合作研究饲用玉米全株收储打浆养猪技术,实现玉米种植粮改饲。三是将秸秆做成食用菌栽培的原料,种植各种食用菌。四是将秸秆转化为清洁能源,压块后发电或用于居民生活。五是将秸秆用于造纸、板材与建材原料,可减少林木资源过度砍伐,留住绿水青山。
市政协委员、惠民县农机局局长王振华
市政协委员王振华说,据他调查,75%的农作物秸秆通过机械化粉碎还田,没还田的多数通过机械化回收,有的运到畜牧养殖场用于青贮或氨化饲料,有的运到电厂发电。惠民县辛店镇后常村村民文风利,三年前花2.2万元购买了一台麦秆简易打包机,每年麦季无偿为当地群众回收田地里的麦秆,将其卖给附近的电厂,一季下来收入三四万元。去年,他又花了3万元购买了一台玉米秸秆打包机,秋季回收玉米杆、玉米皮,一季收入又是三四万元。这种做法不但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将田间地头、沟头河边废弃的秸秆回收利用,大大改善了环境。建议区域化、规模化种植的地方,购买大型秸秆打捆机,一天可作业四五百亩。
市政协委员、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蔡桂玲
说起秸秆利用,民间有种说法,“秸秆利用好,浑身是个宝”。市政协委员蔡桂玲以前在阳信县工作,阳信是全国的畜牧百强县,规模以上肉牛养殖企业有130多家,年存栏量27万头,屠宰量90多万头。她通过调研得知,目前阳信县肉牛养殖企业所采用的饲料,主要是全株青贮玉米饲料。用这种饲料喂牛相当于给牛吃营养罐头,牛通过消化吸收,粪便还可以再用做农作物的肥料。经过专家反复试验论证,这种新型的秸秆饲料化利用,不仅提高玉米秸秆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还降低养牛成本,提高牛肉品质和企业经济效益,是一件利民、利企、利社会的好事。
特邀嘉宾、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田茂俊
特邀嘉宾田茂俊也认为,将秸秆作为饲料用于养殖是最成熟、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处理手段,相当于把没用的秸秆变成牛羊肉、变成牛奶,而且通过动物过腹还田,还可以把秸秆变成高质量的有机肥,是真正的变废为宝。目前,我市现存栏140多万头草食家畜,每年消耗300多万吨秸秆。如果没有这些秸秆,畜牧养殖业特别是牛羊养殖业就没法生存。从某种意义上说,秸秆养殖不是给秸秆找出路,而是把秸秆利用好是畜牧养殖业的出路。目前,全国普遍存在玉米产量过剩的问题,同时80%的玉米最终也是用于畜牧养殖,与其花大量人力财力来储存玉米,不如直接将玉米连同秸秆就地转化成饲料。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粮改饲,就是把原先种粮食作物的土地用来种饲料作物,把吃不了的粮食变成肉蛋奶。所以说,发展养殖业是秸秆有效利用的最佳途径之一。
滨北有七八家大规模养牛场,为滨城区30%至50%的玉米秸秆提供了利用途径。图拍摄于薛家奶牛合作社。
就三大农作物来说,秸秆利用各有侧重、各不相同。嘉宾孟令国说,小麦秸秆产期集中,加上夏季雨水多、气温高,腐烂快,主要用来粉碎还田;离造纸厂较近的可收集做原料,如无棣县就为山东泉林纸业有限公司收集小麦秸秆做造纸原料。棉花秸秆密度大,燃烧值高,主要用于直燃发电或是压块成型取代煤炭用于冬季取暖,如无棣县有3处、北海经济开发区有1处棉秆压块燃料基地,惠民等县(区)建有生物质发电厂。玉米秸秆利用渠道比较多,将秸秆青贮、黄贮后用作牛羊饲料,是秸秆利用的首选。但是,受养殖规模的限制,只能消耗掉一部分玉米秸秆,目前粉碎还田仍是玉米秸秆最主要的利用方式。
中裕麦业利用玉米秸秆在田边地头沤制成有机肥,大大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下一步,发展前景最好的应该是利用玉米秸秆、人畜粪便、堆肥酵母和其他催化剂,堆沤制成有机肥、腐熟肥,该技术相对成熟,有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去年,邹平县已建成2处有机肥生产基地,中裕麦业也有在田边地头沤制有机肥的经验。各地还可根据产业布局,推广秸秆栽培食用菌和利用秸秆作原料发展板材、木糖醇、制作工艺品等。总之,秸秆处理要因地制宜、就地就近,坚持农机引领,依靠市场运作。
【发展制约因素】
技术水平不高,利用方式粗放单一,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较低,财政扶持力度不够
滨城薛家奶牛合作社养殖奶牛1200多头,一头奶牛每年需秸秆3至5吨
农民一把火烧掉的秸秆浑身是宝,关键是怎样利用好。目前,我市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处于什么水平?存在哪些问题?
张志军委员说,近年来我市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受观念、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仍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秸秆综合利用还没有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传统秸秆利用费用高、费工费时、成效慢,农民不积极、不主动。二是秸秆还田机械化落后,土地流转进度慢,大型机械不能进行正常作业。例如,中裕麦业引进的美国克拉斯大型联合收割机去一农场作业时,从下205国道到作业地只有2公里路,却因道路狭窄足足走了2个多小时。三是广大农民在秸秆综合利用问题上还存在着焚烧可以肥田的思想误区。四是秸秆转化为清洁能源技术落后,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秸秆高端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王振华委员认为,秸秆焚烧主要是因为群众法制观念淡薄,过去老百姓祖祖辈辈种地,秸秆怎么用群众认为是自己的事。现如今不同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法治的不断健全完善,秸秆利用好可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学习和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势在必行。
蔡桂玲委员认为,制约秸秆高效、多元化利用的因素主要是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利用新工艺、新技术能力不强,在发展板材、造纸、发电、培育食用菌等领域转化率不高,甚至有的还没有破题。其次,农民分散经营的农作物秸秆离田还田成本高,群众自愿参与“五化工程”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部分企业玉米秸秆青贮规模偏小等问题也制约了秸秆的高效、多元化利用。
“秸秆利用关键在于社会的需求、技术的创新和效益的产出这三个主要问题。” 嘉宾田茂俊说,以前养牛主要是役用,不成规模,冬季靠玉米秸秆为主食,后来规模场户逐渐增多,单靠玉米秸秆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开始研究创新,经过10多年的努力,青贮池成为养牛场的标配设施。现在国家开始推广全株玉米青贮技术,因为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要远远好于秸秆青贮,牛吃了后产品质量会提高一个档次。所以要想吃好肉、喝好奶,就要养好牛,要想养好牛就必须吃好料,这就是社会需求。所以说,目前秸秆利用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社会需求不迫切、需求量不高、相关技术不成熟、经济效益不高等。
嘉宾孟令国说,总体上看,目前我市秸秆综合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实现高效、多元化利用仍面临许多制约条件和不利因素。一是认知程度不高。各级政府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推进远远没有推进秸秆禁烧的力度大、措施硬。广大农民群众只算自己的小九九、经济账,不管社会的生态账、环保账。二是利用方式粗放单一。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是目前我市的主要利用方式,虽然省事省力,但持续还田加重土壤病虫害的发生和积聚,甚至出现黄苗、死苗、减产等现象,建议每三年还田一次。三是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秸秆生产仍是以家庭为单元,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和使用产业链,效益不高。四是秸秆利用体系不健全,财政扶持力度不够。发展秸秆综合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机械装备投资较大,今年市财政安排的100万元秸秆综合利用奖补资金,无法与临沂等市安排的7000万元相提并论。
【委员嘉宾支招】
强化宣传与监管,研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下一步,玉米秸秆与人畜粪便、堆肥酵母和其他催化剂堆沤制成有机肥、腐熟肥,是最好的发展前景。图拍摄于邹平县依林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秸秆怎样才能发挥更大作用,为广大农民带来更为可观的收益?
王振华委员建议,首先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明白纸、短信、微信等方式宣传秸秆回收利用的方式、途径、好处以及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尤其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刑法》等系列法律条款,增强群众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其次,是典型引路,推广一些成功的经验,让老百姓感觉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再就是,建立秸秆利用管理的长效机制,在监督管理上,层层有人抓、有人管,实行网格化无缝隙管理;在服务上,解决群众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比如农作物秸秆收集、存放场地问题;在政策机制上,大力实施土地流转或托管,并扶持和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专业从事秸秆回收利用,以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
“这需要走出去取经,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同时鼓励企业与大学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强秸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发,以及引用成熟的科研成果,破解制约我市秸秆综合利用的困难问题、瓶颈问题。”蔡桂玲委员说,还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群众积极主动的三方联动长效机制,做大、做精、做强一批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条,增强秸秆利用的可持续性。
针对目前我市存在的问题,张志军委员认为,还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与监管,政府牵头,多部门齐抓共管,为秸秆综合利用创造良好环境;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将农机补贴向秸秆精细化还田的大中型收获机械倾斜,倒逼农业机械更新换代,引进国外先进农业装备,加快土地流转进度,提高秸秆直接还田水平;培植秸秆储运队伍,加快秸秆收储运输体系建设,鼓励发展秸秆收储大户,壮大秸秆经纪人队伍,拓宽秸秆销售渠道。
嘉宾田茂俊认为,应首先建立试点,把相关技术通过试点研究透彻,确定可行、有账可算后逐步推广实施。再就是,出台一些好的政策,比如:每年秸秆青贮时的绿色通道,就解决了秸秆从地头运到养牛场受阻的问题。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事关农业清洁生产、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嘉宾孟令国说,破解秸秆综合利用难题,要“坚持三条原则、抓好四个重点、强化五项措施”。
“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二是坚持规划先行,立足当地实际,确定发展重点、利用方式和实现路径。三是坚持群众参与,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四个重点”:一是抓好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以及包括农机合作社在内的各类农村经济组织。二是抓好关键,补齐短板,政府的扶持政策、奖补资金要围绕促进有机肥制作、压块燃料生产等关键和补齐秸秆的收集、储存、土地深耕深松短板来进行。三是抓好秸秆收运储体系建设,构建起企业—专业合作社—经纪人—农户四位一体的农作物秸秆收运储体系。四是抓好模式创新,支持购买先进适用的大型、复式、多能的机械机具,发挥农机合作社技术、装备、人才优势,加快土地托管,实现规模化经营。
“五项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县、乡都应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秸秆综合利用领导小组,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强化宣传引导,普及相关知识和技术,宣传有关政策、典型经验和做法。三是强化科技支撑,加紧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四是努力争取各级政府增加奖补资金额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做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的争取,对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应补尽补,协调金融部门加强对秸秆综合利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信贷支持。五是强化督查考核,争取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纳入科学发展观考核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