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管理实现禁烧“无缝”对接
7.9万亩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还田率达100%。这是灌南县百禄镇今年取得的禁烧成绩。在百禄镇党委书记蒋国荣眼里,4年来,百禄镇的禁烧工作越来越顺利,以往的“年年烧”早已变成如今的全年“零火点”,收获季节“绝不点一把火”已经成为群众的共识。那么,制胜的诀窍是什么呢?
“是有效的管理和服务。”面对禁烧工作取得的成绩,蒋书记总结道,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农机配备到位和有效管理。由于夏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同时还面临着农民抢种和天气的变化无常,如果不能提供足够的收割机和还田机,政策宣传得再到位,老百姓也不“买账”。“我们提前摸清了各村小麦种植面积,并摸排收割还田机械的匹配情况,保证各项机械跟得上、调得出。”
为了从源头上防治秸秆的乱抛乱撒,百禄镇要求所有收割机必须安装切碎抛撒装置,并通过村委会、农机合作社与农机手签订收割作业协议书,明确作业标准和技术要求。此外,为了争取农机手的主动配合,对粉碎好、抛得匀的农机,镇村还提供优质服务,向外来农机手提供饮料、住宿等便利条件。
■ 群众主动巡田保证不留一根秸秆
“这两年夏收的时候,我们村子可真干净啊!”百禄镇宋庄村的陈大爷站在自家地头,看着水田里青翠茁壮的水稻,笑呵呵地表示,现在干活轻松省心多了,再不用在烈日下暴晒,弯着腰辛苦地割麦子,也不需要处理无处可放的麦秆了。“以前一到这个时候,路上就晒着麦子和麦秆,田间地头还不时烧一把火,呛得人难受。”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成立12支执法队,包片包村全天候巡查,百禄镇还要求群众主动参与秸秆禁烧工作,自觉巡查自家田里是否还有遗漏的秸秆或者还田不到位的情况。“群众自己检查要比禁烧人员更仔细,甚至连一根草都不会遗漏。”禁烧巡查人员表示。
对此,蒋国荣笑着说,这样一来,禁烧和环保意识将更加深入人心,老百姓再也不会有烧秸秆的想法,而是会主动参与禁烧,主动宣传环保理念。“只要能够获得绝大多数群众的支持,不光秸秆禁烧工作能做好,其他党政工作也都能顺利开展。”
■ “三清”验收让禁烧禁抛不留死角
7月6日的下午, 经过灌南县百禄镇的人们发现,一支巡查队伍在各乡村田间地头走走停停。他们由灌南县综禁办工作人员和其他乡镇干部组成,负责全县夏季秸秆综禁工作的“三清”验收,百禄镇是他们连续巡查的第十个乡镇了。
据了解,“三清”是指秸秆禁烧工作成果验收的一个标准,具体指做到大麦秆、麦秸秆等农作物的田间地头清、家前屋后清、沟渠路旁清,防止农作物秸秆大量堆放在田间地头和河旁,造成二次污染,同时极易发生火灾。
“有一处以上散放秸秆达到5平方米的视为村验收不合格,包括路边和田埂上的。”当天,负责带队巡查的灌南县综禁办孙红刚主任介绍。然而,在跟随巡查组走过几个乡村以后,笔者不仅没有看见随意堆放的草堆,还发现田埂上连一根麦秸秆都没有。正值雨季,水渠路边只有生机勃勃的野花和青草,绿油油的让人见之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