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综合利用好这些秸秆?阜阳市牢固树立生态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和实践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路径,推进阜阳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2015年出台了 《阜阳市2015年午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方案》,2017年继续印发了 《阜阳市2017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制定本地产业发展规划,用好扶持政策和补贴资金,加快实施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培育工程、引进工程和壮大工程,扶持掌握核心技术、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企业做大做强,发展了一批规模化收储运销龙头企业,逐步建立还田利用、收储运销、产业增值、政策扶持四大支撑体系,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6年综合利用量543万多吨,占可收集秸秆的92.4%。
2016年全市养殖业收储秸秆100.56万吨,以康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秋实草业(阜阳)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养殖企业,辐射养殖场附近五公里范围,通过秸秆青贮及过腹还田进行综合利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秸秆栽培食用菌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明显的特点,阜阳市培育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以颍泉安徽多多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循环农业公司在中市办和行流镇等设立秸秆基料化利用点,收购秸秆22.16万吨,为该市秸秆综合利用作出积极的贡献。秸秆作为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阜阳市大力支持秸秆电厂发展。阜阳市目前拥有阜阳国祯生物质电厂和临泉国能生物质电厂在运秸秆电厂2座,每年可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60万吨。此外阜南齐耀新能源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已经试运行,颍上县生物质(秸秆)热电联产项目正在开展开工前准备,太和悦康燃煤电厂正在改造为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成后的三座电厂每年可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90万吨。秸秆作为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新能源之一,阜阳市积极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在秸秆收储运销、秸秆利用装备制造、产品制造等环节,加大对掌握核心技术、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企业扶持。 2015年,安徽多多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实施了《利用农业废弃物工厂化生产双孢菇高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项目,获90万元的财政资金支持,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年消耗2万亩小麦秸秆,年产双孢菇鲜菇1080吨,增加产值1080万元,带动周边100户农户,增加收入2000万元。海泉风雷新能源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依托以国家工程院士、教授、博士等15人组成的科研团队进行生物质多联产技术及综合开发利用相关的研究,经过多年研发与中试,相关技术已获得10项发明专利和3项省部级鉴定成果,多项技术成果得到充分验证。此外,阜阳市积极引进处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高端的龙头企业。安徽国祯集团与意大利M&G集团在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资建设生物质精炼项目已经签约。该项目拟建规模为年产18.5万吨乙醇和16万吨多元醇,总投资约45.8亿元人民币,年可消耗农作物秸秆量156万吨,可提供3000人就业。此外,捷运环保材料江苏有限公司、安徽杰沃循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州一道注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也与该市达成了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