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今年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出台 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25  浏览次数:417
 本报讯(记者彭文洁 通讯员何上刚)5月5日,我市《2016年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出台。今年我市将在全域推进秸秆“五化”利用工作,并依托现有的秸秆综合利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秸秆综合利用循环产业链,探索建立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储运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力争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

根据方案,我市将按“夏季为主、秋季适度”的原则,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科学制定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标准,完善还田模式,强化技术培训指导,提高还田质量与水平。推广适宜的新机具、新技术,扩大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小麦机播集成技术的应用面积。合理引导整村整镇推进,有效提高还田工作的组织实施力度。

截至目前,全市已在各镇村建立秸秆收购点397个,初步形成布局合理、高效利用的综合利用格局。今年我市将通过培育发展各类秸秆综合利用主体,构建“组有堆放点、村有收储站、镇街有收储转运中心、区有规模化利用企业”的秸秆收储利用体系。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牵头、农户参与的原则,组建秸秆经纪人队伍,提高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合作服务”“村企结合”“劳务外包”等多种形式的收储服务。建立完善田间秸秆处理体系,推进农作物联合收获、捡拾打捆、贮存运输全程机械化配备,确保秸秆及时离田,实现区域秸秆资源的有效收储利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已有掇刀蓝莓基地、东宝世昌科技、钟祥亿隆实业、京山凯迪生物质发电、沙洋科牧牛业等63家各类秸秆综合利用企业。今年我市将加大培育和壮大各类秸秆综合利用主体力度,鼓励其设点收贮、就近加工,增强利用主体收贮利用秸秆的能力,发展灵活多样的收贮利用模式。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定向招商,引进秸秆利用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科技型企业,提升秸秆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提高秸秆机械化收储水平,培育秸秆机械化收储专业队伍,推进高校了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市农机部门将针对主要作业环节,重点推广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大型拖拉机、秸秆粉碎还田机、捡拾打捆机、秸秆压块机等设备,并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市级秸秆综合利用补助专项等扶持政策,加大相关装备的推广力度,使机具配置能够满足机械化还田和秸秆综合利用的实际需要。

按照《荆门市秸秆露天禁烧考核及奖惩办法》和秸秆综合利用有关规定,我市将对机械粉碎还田的油菜、小麦、水稻、玉米秸秆,每季每亩奖补15元;对直接收储利用秸秆年收储量1万吨以上的企业和个人,由市财政给予10万元的奖励;对较大规模加工转化利用秸秆的企业,每吨奖补10元;对购买粉碎还田机、打捆机等秸秆利用机具的,按购置额的10%给予叠加补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